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檀道济“唱筹量沙”

亳州新报 2010-11-17 02:41 大字

□半闲斋主人

南朝刘宋元嘉八年(431年),宋文帝命檀道济为统帅,伐魏,并于寿州屯兵为后援。北魏太武帝命叔孙建、长孙道生迎战,且统兵继进,为后援。

双方接仗于山东寿张,二十余日,三十余战,宋军多胜。败魏安平公乙谢眷,杀魏济州刺史悉烦库结。兵抵历城,魏军震恐。但是,叔孙建派骑兵,绕到宋军背后,突袭宋军辎重,尽烧了粮草。魏将王慧龙又攻占了宋军战略要地滑台,战争形势发生逆转。而叔孙建邀功心切,急忙上表奏捷,太武帝以为胜局已定,竟先回平城(魏都城),告捷太庙,开宴庆功,准备大赏将帅及文武百官了。

宋军粮草不继,朝命退兵。军中有逃亡的士卒降魏,说檀道济已经绝粮,不能再战。叔孙建、长孙道生即率兵追赶,魏军追至山桑县(今蒙城北坛城集)将宋军围住,檀道济困守山桑。

山桑城有内外两道城墙,利于防守,但军中无粮,在城中收集的粮食,也坚持不了几天,军心动摇。山桑城里有北冡山,高数十丈。檀道济即于夜间,命士兵以袋装沙土作粮,由山东运到山西,声言清理粮仓。士兵每背一袋,管粮官即高声计数,发给士兵一个木牌,即《资治通鉴》记载的“唱筹”。当夜,北冡山西南麓不远处,就堆一个大粮垛,上面又撒些米谷。魏军侦卒探到城里运粮情况,连夜报于主帅。天明,叔孙建、长孙道生迫近城墙,登高察看,果见新粮垛。长孙道生说:“城里不可能有这么多粮食,必有诈!”但看到粮垛上空,有群雀盘旋,不断落在粮垛上。又疑惑了,说:“若不是粮食,怎会有鸟雀落在上面呢?”北魏诸将,素服檀道济有谋略。叔孙建即怀疑降卒是檀道济派出的间谍,一怒,将降卒斩了。

第二天,檀道济传令大开城门,全军披甲执戈,列队排阵,擂鼓出城。自己却白袍纶巾,坐车,徐徐出城。叔孙建、长孙道生遥观宋军阵容严整,旗帜鲜明,而檀道济既不骑马、也不披甲戴胄,竟然素服纶巾,坐在车上。叔孙建以檀道济欲行诈谋,下令后撤,宋军乘机冲出包围。待叔孙建回过神来,侦骑报宋军已有接应,悔之不及,檀道济遂全军返回寿州。

附记:檀道济后来被奸臣陷害,人们为纪念檀道济,于山桑被废后,改称檀公城,唐《元和郡县志》就有檀公城的记载。现在俗称蒙城县坛城集。唱筹量沙处,历代呼为量沙台。民国末年,量沙台尚高约两丈,平广七、八丈。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地在量沙台处建粮站,平掉量沙台,筑成水泥平台晒粮食,量沙台遗迹全无。新县志记载“檀道济在城西南隅屯兵,唱筹量沙”。蒙城县有关资料标识量沙台在坛城西一里高桥庄东头,古运粮河东岸,是误记。量沙台遗址实在北冡山西南麓,今老粮站院内。

2002年,市政协原副主席姚登恒,考察北冡故城,作《量沙台怀古》,寄半闲斋主人,诗云:

土丘残留西城旁,

檀公退敌沙作粮。

谋略有成将星起,

征伐无度民气伤。

夷平古城唤坛城,

阅尽沧桑无山桑。

应顺天时理桑麻,

万姓黎民尽安康。

半闲斋主人步其原韵奉和,诗云:

一代将星起大江,

三伐中原两绝粮。

国逢妖孽干戈起,

民做羔羊元气伤。

帝悔空叹石头城,

星陨长留古山桑。

沙台已作繁华市,

喜看黎民奔小康。

新闻推荐

夏氏父子入围省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

本报讯(丁静)日前,“心动2010”安徽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在省城合肥正式启动,亳州市义勇父子夏广珍、夏茂云大连街头勇擒歹徒不幸遇难的英勇事迹“心动”评委,成为30名候选人之一。据悉,最终当选的...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