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蒙城拟斥资亿元还原“中国原始第一村” 《尉迟寺新石器时期原始聚落遗址总体保护规划》提交审批

亳州新报 2010-11-25 17:55 大字

尉迟寺遗址发掘现场。(资料图片)

□汪玉琼 邵俊强

被史学界称为“可与金矿媲美”的蒙城尉迟寺遗址,这处历史宝藏已珍藏了近四千年,但不久以后,蒙城人将把这份珍宝呈现在世人面前。目前,蒙城县已编制完成保护规划,提交审批。

一旦通过审核,蒙城人将用上亿元甚至更多的资金对房屋遗址、周边环境风貌以及遗址博物馆等进行复原和修建,尉迟寺遗址原貌将跨越几千年显现在大家面前。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在近20年的时间里,蒙城对尉迟寺遗址进行了13次发掘,共清理出房迹78间,墓葬300余座及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出土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近万件。遗址之中,红烧土排房是我国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最完整、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史前建筑遗存,填补了史学界的空白,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994年,尉迟寺新石器原始聚落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7月,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列为我国“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项目库的100处重点大遗址之一。

业余文保员倾心十五年

尉迟寺遗址这处宝藏,蒙城人倍加珍惜,从发现伊始他们便意识到保护这处遗址的重要性。1996年,蒙城成立了“县文物保护委员会”,从那以后蒙城共投入近百万元用于遗址的发掘和保护。

蒙城县文物局工作人员蔡凌凯说,为了更好的保护遗址,蒙城县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发布保护文化遗址的各种消息,并展示遗址出土器物,召开“尉迟寺遗址研讨会”推进遗址相关研究,让大家了解保护这处遗址的深远意义。除此之外,遗址北面早已设立了青石遗址保护标准牌,指派人看护。

由当地村民当任的看护人被形象地称为“业余文保员”。1995年,由于蒙城县文物局人力有限,他们被挑选出来,经过系统培训后,被赋予了这个称谓。现在已有8位村民承担起这个沉甸甸的责任,也正是他们的存在让已开发和待开发的尉迟寺遗址基本不受外界破坏。

1.2亿巨资还原尉迟寺

2008年开始,蒙城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尉迟寺新石器时期原始聚落遗址总体保护规划》,2009年进行部分修改,现已提交审批。规划分为近、中、远三期,期限为2010年至2025年。

蒙城县文物局副局长张卫东介绍,规划近期总投资估算12391.84万元。蒙城县政府对遗址保护工作大力支持,把规划用地20.5公顷列入县重点规划项目用地,同时承诺配套资金2000万元用于大遗址保护,还“中国原始第一村”风貌。

现在,蒙城县正在开展尉迟寺遗址的前期保护和研究工作,并在遗址附近修建了看护用房。一旦规划通过审批,国家配套资金会立刻到位,尉迟寺遗址公园计划将随即启动。

新闻推荐

用双手“走”出自己的光明路

□本报记者 蒋海涛 任雷 文/图“虽然我们肢体残疾,但我们有健康的心灵。我们同样热爱生命,同样可以拥抱梦想的蓝天……”近年来,伴随着残疾人事业关爱自强的主旋律,...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