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惠农新政策让生活更舒心 □本报记者 任雷

亳州新报 2010-09-14 18:01 大字

在谯城区淝河镇家电下乡销售点,供电所农电工正在为农村顾客介绍电器使用常识。张延林/摄 眼上的敷料被打开时,失明多年的高云芝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张延林/摄 80岁梁洪友老人的新农村生活。

家电下乡让农民生活丰富多彩,汽车下乡让农民出行快捷便利;最低生活保障让贫困农民衣食无忧,新农合卸下农民肩头的一座山;义务教育让百万孩子免费读书;“复明工程”让多少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每一项惠农政策的实施都让亳州市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温暖。

家电下乡让农民生活更现代

“轻点放,别碰坏了。”9月4日,市区和平路一家电器专卖店的店员正忙着往送货车上搬家电,谯城区谯东镇的宋大爷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他说:“小女儿10月3号结婚,我专门来买家电做嫁妆。现在买家电还能享受家电下乡补助,真是喜上加喜。还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啊,没想到我这快60岁的人了,还能享受这样的实惠政策。”

卖场负责人张经理告诉记者,宋大爷在他的店里购买了一台32英寸的液晶电视,一台三门的节能冰箱,一台有自编程功能的洗衣机以及两台适合卧室使用的挂式空调。在享受13%的政府补助后,节约了2000多元。“我们店里接待的客人有80%都是享受补贴的农民,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公司的规定,卖场的服务员必须首先为顾客推介享受政府补贴的型号,既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又为他们省钱。”张经理说,虽然农民现在收入增加了,但实惠才是“硬道理”。

“政府这次真的让农民得了大实惠,过去只有城里人才用的空调,如今也进了咱农民家。”谯城区魏岗镇赵庄村村民杨化坤花2000多元买了一台空调,根据13%的补贴政策,他可以得到300余元的补贴款。

自2008年12月亳州市启动“家电下乡”以来,截至今年7月初,已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42.7万台(件),其中各县区销售量为:涡阳县16.6万台,谯城区9.8万台,蒙城县8.8万台,利辛县7.5万台。“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拉动了当地农村消费、改善了民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让农民的生活更加现代化。

救助政策给贫困农民添幸福

一个农村家庭若出现一个患上重大疾病或残疾的人,就可能耗尽家庭的所有积蓄。好在现在有了新农合、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贫困重度残疾人特别救助等政策,才让许多像楚素芳一样因病致贫的农村家庭又有了新的希望。

蒙城县乐土镇新庄61岁的楚素芳原本是一个正常人,接连15年的辛苦操劳让她的腰肌受损严重,刚过60岁已经是满头白发、耳聋、重度驼背,去年被当地残联列为重度贫困残疾人,每年可以享受360元的补助款。

如果说楚素芳是一位不幸的农村母亲,那么她的儿子李良顺则是个苦难的农村孩子。15年前,当时17岁的李良顺患上髋关节坏死,导致胯部残疾。为了给孩子治病,楚素芳夫妇早些年四处奔波,到处寻医问药,结果李良顺还是下半身残疾了,留下来的只有四壁空空的两间青砖房,还有治病时四处借的欠款。

家里的四亩田地和李良顺父亲的一个自行车修理摊,是一家人的希望,一年下来的总收入不过两三千元,而这些钱只能解决三口人的温饱。“只要能吃饱穿暖就行,也没啥其他的想法,没钱就节约一点,总是够用的。”对于楚素芳来说,多年如一日的困苦早已经成为人生的历练,铸就了一颗平常心。

目前,楚素芳一家享受A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每年有700元的补助金;另外,楚素芳和儿子李良顺分别享受贫困重度残疾人特别救助,每年共有850元的补助金,加上逢年过节,当地政府、残联送来的慰问金,有将近两千元。

“两千元对于我们家来说,相当于收入翻了一番,生活当然要好得多了,现在鸡鱼肉蛋买得也多一些,孩子的营养也跟得上。”楚素芳说,这要感谢党和政府呀,让她晚年的生活过得更幸福。

“复明工程”

让农村老人重见光明

一个经济拮据的农民,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他可以心甘情愿地倾其所有。然而如果要是让他为自己治疗白内障,花掉一年甚至两年的积蓄,他情愿就这样一直做个“睁眼瞎”。如果没有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不知道有多少像段彩玲一样的老人要“混沌”终老。

“都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呀,不然的话,哪能想到现在还能看到东西。”作为复明工程的一名受益者,谯城区华佗镇祝集村73岁的村民段彩玲逢人就说,“做过白内障手术后,看啥都清楚了,比过去方便太多了。”

作为一名农村留守老人除了要照顾年少的孙辈,还要下田种地、烧火做饭、洗衣缝补,样样都要亲力亲为,而模糊的视线无疑成了巨大的阻碍,做所有的事情都因为“小心翼翼”地摸索而变得缓慢,一件正常人几分钟就能办好的事情,到了白内障老人的手中可能需要几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段彩玲告诉记者,她患白内障已很多年了,过去看东西,眼睛里就像是聚了一团浓雾,啥都看不清,吃饭都能吃到鼻子里。

当记者问她当初为何不去做白内障手术时,段彩玲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家里就喂了几头羊,一是没有钱,二是也不知道有这个手术。后来还是听了村干部的话,才知道有免费做手术的事情。”

一分钱不花,又重新看清世界,这让段彩玲老人既兴奋又感慨。“现在好了,手术一做,眼就看清了,心里也亮堂多了。”

■十年背景

家电下乡产品补贴超过40万台,药都农民获得补贴款超过亿元,百万农民实现了电视、洗衣机,冰箱、空调的“城市享受”;汽车下乡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有车一族,告别昔日出行难的窘境。

农村低保,全过程阳光操作,全面完成提标扩面,21.2万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使得每一个困难家庭都能挺起腰杆维持着生存的尊严; 11个乡镇卫生院、226个村卫生室、80个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建成,把在家门口看病变成现实,使得数百万农民有了“私家诊所”;7945位五保老人被集中供养,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敬老院;新农合使218.26万人次受益;“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让数千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所有这些惠农政策,都让农村居民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助、住有所居”的理想,让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也成就着药都农民十年的新农村生活。

新闻推荐

新民居让家靓起来

如今,亳州市新村建设已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快速崛起的别墅群,迎来了越来越多的百姓。 张延林/摄 几位村民在徐光英家中做客。 杨庄新村二期工程现场□本报记者 蒋海...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