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听听新农民的致富经

亳州新报 2010-09-14 18:01 大字

十年来,大型农用机械的普及,让农民种地更轻松。张延林 摄 郭辉在摊晒黑木耳 杨万法在为牛拌料

□蒋海涛 邵炳春文/图

说起农民,人们传统的思维可能会想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动场景,但那已属于过去式,那种场景也只能在老人们的脑海里浮现了。

如今,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型机械、特色种植养殖、农业产业化等,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新的致富路。

十年沧桑巨变,越来越多的农民变为市民,越来越多的农民开上了轿车,住上了楼房,越来越多的农民靠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致富……新农民为新农村注入了活力,新农民为新农业增加了动力,新农民同样也为城市化进展贡献着智慧与力量。

午收之歌轻松唱

“乖乖,现在的机器真厉害,才一根烟的时间,还在地里长着的一亩小麦,一转眼就变成了金灿灿的麦粒。”今年午收期间,谯城区城父镇葛土楼村村民葛永红,对联合收割机的效率如此赞叹。

收割机、犁地机、播种机……近年来,正是这类大型机械的出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让农民感受到了种田的便捷与高效。同样,也正是有了大型机械,才保证了抢收抢种能够圆满完成,让老百姓丰收的希望,变成了现实。

葛土楼村是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村,全村800多人约有400人在北京、上海、江苏、辽宁等地打工。

往年每到麦收季节,在外忙碌的人们都要急忙赶回老家,待麦子收完后再回到打工地。一来一回,不仅耗费了时间和车旅费,还会耽误外面的工作。

大型机械的应用,让外出挣钱的人们不再来回奔波,这不仅节约了他们的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也保证了麦收的速度。

“村里出门的,有的一家连一个人都没回来,找个亲戚来帮忙领个路,告诉他们麦地在哪、麦子放在哪就行了。”村民葛长兴说。

村民蒋召平一家都在外地打工,今年麦收就他一人回来。“现在方便得很,联合收割机割完后,用三轮车往家里运送就行了,或者直接在田间就能把麦子卖掉。”蒋召平说,他们所属的镇上,有几家大型的面粉厂,午收期间厂里都会派车到田间收购刚收割的麦子,经常外出务工的人连粮仓都省得设置了。

发展养殖谋致富

如果说大型机械让农民不再辛苦,那么各种各样的养殖,让农民的致富路越拓越宽。

日前,谯城区城父镇小杨行政村李庄的村民杨万法刚刚出售了20头牛,这让他赚了一万多元,这次养殖的成功也激发了他在家创业的热情。

“以前我在北京打工,一年也就挣一万多块钱,如今在家养牛,半年就挣了万把块,家里的事、地里的庄稼还都能照顾到,最近几年我不准备外出打工了。”杨万法说。

据小杨行政村书记景凤文介绍,该村在城父镇属于经济落后的行政村,外出返乡人员较多,许多返乡人员根据当地水源丰富、林地较多的特点,开展蛋鸭、土鸡等特色养殖。

目前,小杨村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达到了30余家。为了更好地发展养殖业,带动农民致富,养殖大户还联合起来,成立了绿色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架起了农民与市场的桥梁,降低了老百姓致富路上的风险。

特色种植效益佳

和养殖一样,近年来亳州市农民大胆创新,特色种植发展得也有声有色,渐渐让老百姓鼓起了腰包。

蒙城县双涧镇郭湾村本是一个很普通的乡村,近两年由于当地村民种植黑木耳取得了丰厚的效益,让其渐渐地在全镇有了名气。

“这个黑木耳种植项目很省事,到了该采摘的时候来采摘就行了,我平时也不在这旁边守着。”郭辉说,这个大棚是2008年11月开始建的,共投资10余万元,棚内有8万多袋黑木耳,每袋一年能产三两干货。

这样计算下来,郭辉的大棚一年就能产出两万多斤干木耳,按照往外地走货的价格,每斤约能卖到10元,整个棚的木耳便能卖到20余万元。

郭辉说,第一年收获后,他的投入成本就全部收回了,还获得了7万多元的纯利润。

回忆起当初为什么会想起种植黑木耳,郭辉说这是受到了江苏沛县人的启发。2008年,几位沛县人来到郭湾村收购竹竿用来搭建木耳棚,郭辉得知此事后,便产生了自己种植木耳的想法。随后,善于交流的他对沛县的种植状况进行了仔细考察,并学习了一些黑木耳种植技术。

考察归来后,郭辉就开始动手搭棚,搞起了特色种植,并获得了成功。郭辉介绍说,村民们看到效益后,也都纷纷向他咨询种植技术,目前已经带动了五户村民从事木耳种植,还有不少村民表示愿意加入到木耳种植的行列。

土地流转地生金

养殖、种植让农民走上了多样化的致富路,而近几年的土地流转,则让旧土地焕发出了新活力。

亳州市为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65个乡镇和238个村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或服务站,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和成功典型,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土地流转工作。

2009年全市涌现出678家土地流转大户,流转面积达35万亩,其中规模经营面积10万亩。利辛县孙庙乡前刘村农民李小光就是通过流转,获得了5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李小光外出经商多年,精明能干的他手里存了不少积蓄。2008年,李小光详细了解了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后,决定在家乡投身农业生产。当年他承包了本村农民的500亩土地,搞起了蔬菜种植和良种繁育。收到良好的效益后,第二年他又扩大转包土地3000亩,发展大棚生产350亩,种植蔬菜450亩,企业的全部做了小麦良种基地。

看到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今年李小光流转托管土地发展到了5000亩。据初步估算,李小光流转的5000亩土地,与农民单独耕种相比,仅批发种子、化肥、农药等,每亩地就可节省100元左右,大面积种植也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十年背景

对比地级亳州市组建初期,亳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由2000年的1922元,增长为如今的3977元。

农民收入增长的背后,是亳州市新农村建设结出的硕果。

亳州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把对农民的培训放在核心位置,以培养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全面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仅2009年,全市就有44726名农民从中受益。

“……学文化、自扬鞭、爱科学、勤钻研……”朗朗上口的新农村建设三字经里勾勒的,正成为如今药都农民的新形象。

建设新农村,农民增收是核心。随着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正成为新农村的受惠者和建设者。

十年间,亳州市实现连续第7个夏粮丰收年。

近年来,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已达46万亩,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猪存栏117万头、出栏127.8万头;牛存栏11万头、出栏5.9万头……全市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3%,比去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另外,全市蔬菜种植面积99万亩,蔬菜总产量140万吨,产值20亿元。

……

药都的新农民,正满怀信心、豪情迸发,在这个百业大发展的黄土地上阔步前行。

新闻推荐

文化旅游成为亳州新名片

在中国,很少有地方像亳州一样,拥有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商楚文化、老庄道家文化、魏晋文化、明清商业文化、中医药文化、酒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画卷...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