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平凡大爱 送来寒冬温情 2021年11月份-12月份“亳州好人”点评

亳州晚报 2022-01-20 09:34 大字

[摘要]2021年11月份-12月份“亳州好人”点评

近日,经过亳州好人评委会评选,2021年11月份-12月份“亳州好人”揭晓,他们分别是:见义勇为好人李晓奔、敬业奉献好人朱其红、敬业奉献好人王子玉、孝老爱亲好人李文灿、助人为乐好人刘志强。

军人数进火场英勇救人救物

李晓奔,男,1993年3月生,中共党员,现役军人,利辛县永兴镇诸王社区村民。

2021年10月9日18时20分,探亲休假的李晓奔在去诸王社区超市买菜的路上,发现一栋居民楼二楼浓烟滚滚,便快速跑上前去察看。听群众说屋里好像还有人,李晓奔第一时间冲进楼内,关闭电源总闸,一边拨打119,一边浸湿刚找到的破毛毯,洒湿全身衣服,随手把毛毯往身上一披,立即冲进二楼火场中。“屋里有没有人?”当问第四声后,角落里才传来了应答。李晓奔立即循声摸去,在大火中找到奄奄一息的户主解某,将其扛在肩上,冲到屋外。李晓奔接着和群众一起救火,20分钟后明火全部被扑灭,他又用湿毛巾捂着口鼻跑进房间,把所有的门窗打开,让浓烟快速散去。消防人员赶到后,李晓奔又和消防员们一起对可能会复燃的地方进行清扫,随后李晓奔又积极主动地抢救房间内的贵重物品,为户主挽回财产损失6万余元。

李晓奔在服役期间表现优秀,受部队嘉奖6次,2016年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荣获“优秀士兵”和“优秀士官”称号,2021年获评“利辛好人”。

亳州好人评委会委员安森林点评:

是什么让他毅然冲进浓烟和火场?或许李晓奔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就是子弟兵对人民群众最长情的答案。那一抹军绿色的身影冲向熊熊烈火,正是当代无数青年党员无畏奉献的动人缩影。无论何时都无愧于那句誓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敬业奉献好人朱其红:

左手执起教鞭奉献三尺讲台

朱其红,男,1980年7月生,利辛第二完全中学教师。

3岁那年,朱其红在帮父母干农活时不慎被小麦脱粒机搅断了右臂,但他没有放弃从小的教师梦。2003年,朱其红成了一名人民教师,从登上讲台那天起,他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他撰写的《别把中职生看扁了》《海燕》《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端午的鸭蛋》等几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县获奖。

朱其红刚参加工作时,家离学校40多里,但他从没迟到过。

2006年,朱其红同时担任七年级班主任和3个班语文教师,每周20多个课时,右臂的残肢经常会在朱其红写教案、改作业时隐隐作痛,但想到那一张张渴望知识的面庞,他又继续用左手一点一点地备课。2015年,朱其红通过选调来到利辛二中,他从来没有提过家里的困难,但他二级重残的母亲眼睛失明患有脑梗,父亲也患有脑梗、肝囊肿多种病症。父母住院期间,他也没有向学校请过一次假。

2014年,朱其红获评“市教坛新星”,2018年获评“市优秀教师,2019、2020连续两年获“市级四有好老师”征文一等奖,2021年获评“药都最美教师”“利辛好人”。

亳州好人评委会委员安森林点评:

三尺讲台,一方沃土,四季耕耘不怠,十八载桃李遍地。年少时失去右臂的痛苦,未曾磨灭他追求教育梦想的坚定意志。家庭生活的重担,也没有熄灭他对每一个孩子的无尽热爱。朱其红,你是红烛,燃烧自我,照亮了学生成才之路。

敬业奉献好人王子玉:

常与病毒“握手”多次逆行抗疫

王子玉,男,1970年12月生,亳州市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时,王子玉作为一名年轻的医生参加了那场战“疫”;2010年,他带领全科医护人员,深入一线防治霍乱;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全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感染内科就是阻击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攻击的前沿阵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全面打响,作为多次与疫情“遭遇”的王子玉没有多想,义无反顾奔赴战场。

王子玉带领32位医护人员,毅然踏进隔离病区,再次站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奋战20多天,诊治确诊患者12例,其中2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转危为安,医护人员实现零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又排除疑似新冠患者16例。目前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王子玉却在时刻准备着。王子玉先后荣获安徽省“十五”发展创新先进个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安徽省最美医生”等称号。

亳州好人评委会委员安森林点评:

医者仁心,心存大爱。在突发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谁都不是生而英勇,只是选择负重前行。在疫情防控最危急的时刻,王子玉总是毅然冲在最前沿,多次和新冠病毒“面对面”,用精湛医术使病人转危为安,用生命捍卫生命。

孝老爱亲好人李文灿:

17年不离不弃守护瘫痪妻子

李文灿,男,1959年2月生,涡阳县临湖镇李庄村后李自然村人。

2002年,李文灿的妻子因操作不慎一氧化碳中毒,导致后遗症,身体越来越差,到2004年基本上瘫在床上,此后每况愈下,意识模糊,生活不能自理。

妻子的瘫痪并没有压垮李文灿的意志。一口一口地喂饭,日常的擦拭身体,伺候大小便……这些都是李文灿照顾妻子点点滴滴的事,这一照顾就是17年,17年的守护让这个朴实的庄稼汉更为细致、贴心,只要是妻子一个眼神,他便能意会到妻子的想法。

每天清晨,李文灿将一盆温水端到床头,给妻子洗脸,帮她穿衣梳头,然后去厨房做饭并喂给她吃。晚上,他给妻子擦洗身子、翻身按摩,无论严寒酷暑,一天不落。李文灿已经养成了生物钟,每晚必起来两次,给妻子换尿布和翻身。

2014年李文灿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李文灿也加入扶贫工作行列,入户访谈,详细摸排,建档立卡……为李庄自然村的扶贫工作及美好乡村建设做出了贡献。

亳州好人评委会委员贾飞点评:

日常喂饭、擦拭身体,守护病妻17载,不但没有压垮他的意志,反而让他更细致贴心;妻子瘫痪、生活困难,不但没有让他消沉,反而激起他脱贫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去。李文灿,你的身上,总是满满正能量,为世界送去阳光。

助人为乐好人刘志强:

90后大学生捐献“生命种子”

刘志强,男,1999年8月生,亳州学院体育系大三学生。

从15岁开始,刘志强便参与公益活动,高三期间,他自费购买理发工具,先后前往6家敬老院为150余位老人义务理发;疫情期间,他主动前往居委会报道,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参与值班35天。几年来,他组织和参与公益活动200余场次,服务时长700余小时,受益人群4000余人次。

2017年,刚刚成年的他便走进了献血站,无偿献血300ml,完成了他的成人愿望,从此开启了他的无偿献血之路。截至目前,他已连续4年13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累计献血4800ml。2018年11月,像往常一样参加无偿献血的他,在看到工作人员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后,毫不犹豫地留存了10ml的造血干细胞样本,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期待有一天自己能匹配成功,为他人带去生的希望。

2021年8月,刘志强和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10月28日,在注射4天9针次的动员剂后,刘志强顺利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集206ml造血干细胞,为病人送去了生命的种子和重生的希望。成为当时全国第12224例、安徽省第367例、亳州市第16例、亳州市首位在校大学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亳州好人评委会委员贾飞点评:

15岁就开始做公益,成为亳州首位在校大学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刘志强,年龄不大,光环却不小。这是爱的光环,是公益的光环,闪着人性的光辉,给人间送去温情和希望。刘志强,你的公益之路还很长,你的爱心将会为更多人照亮远方。

新闻推荐

利辛县超额完成惠残民生工程任务

本报讯2021年,利辛县多措并举,抓好惠残民生工程工作,精准把2000多万元补助金发到残疾人手中,超额完成惠残民生工程任务。困难...

利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辛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