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弥漫中药香 送来致富“金药方” 药牡丹喜获丰收

亳州晚报 2022-01-14 09:09 大字

[摘要]药牡丹喜获丰收

村民正在为药牡丹去皮 村民收获的玄参村民正在采收白芍

本报讯迎着冬日暖阳,在谯城区城父镇陈小寨村,十几名钟点工正忙着给牡丹刮皮、抽“筋”、晾晒,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

“我今年都80岁了,在家闲着也没事。别看我年龄大了,我刮丹皮的速度一点也不比别人慢,一天有80块钱的收入,中午还管一顿饭,知足了。”钟点工李张氏乐呵呵地说。

药牡丹是亳州地产药材,属多年生传统中药材,一般3-5年采收,也可以再延长1-2年采收,生长期前2年可以套种其他农作物。陈小寨村药农陈强说,他家这5亩药牡丹已经生长6年了,在药牡丹地里套种辣椒和玉米,每亩一年可以增收1000多元,比传统种植方式效益高不少。

“2021年以来中药材都在涨价,有的已经翻好几倍了。俺这5亩药牡丹是6年生的,经初步加工应该可以卖到8万元左右。”陈强开心地说,药牡丹收获后可以直接拉到药材市场上去销售,也可以经过刮皮、抽筋初加工后再销售。

近年来,为有效推动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农业产业,城父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药材附加值,提升亩产收益,促进全镇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镇已形成药菜套种、药药套种、粮药套种等多种种植模式,2021年全镇套种面积已达1万多亩,亩均增收500元以上。(于刚记者李鹏文/图)

玄参迎来好收成

本报讯“我家种植的玄参,全部是新品种,虽然今年夏秋雨水较大,但对玄参生长影响不大,我家这11亩玄参产量在30吨左右,按照目前的价格,收入应该不低于6万元。”近日,谯城区华佗镇道东村药农燕存才一边打理着刚刚收获的玄参,一边聊起今年的收成。

“种植玄参比种植传统农作物省事,而且种植成本不高,加上肥料、机械、人工等成本,每亩一般在六七百元。”有多年种植玄参经验的燕存才介绍,玄参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应性较强,但低洼的田块不宜种植,另外玄参忌重茬种植,同一地块需要隔3年才能种植。

说起玄参种植,燕存才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同样是种玄参,而产量不一样,关键在于管理。有的药农把玄参种到地里,除了施肥就不管理了,这样产量肯定上不去,究其原因是关键一步没有做,玄参开花的时候,要把上面的头掐掉,这样营养都会攻到玄参的根部,结出的玄参才能又多又大。接着,要再施一次高钾肥,这样产量会更高。”

“今年玄参的市场行情很不错,鲜玄参收购价在2元左右,炕干后价格在10元上下。”华佗镇邢阁村药材经纪人王陆海介绍,玄参又称元参,是我国四十大商用药材之一,应用历史悠久,市场需求大,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价格。

近年来,华佗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条,提高药材附加值,促进全镇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镇形成了药菜套种、药药套种、粮药套种等多种种植模式,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3万多亩,产值近亿元,中药材种植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越来越多的农民依靠种植中药材鼓起了腰包,走上了致富路。

(黄涛记者李鹏文/图)

白芍丰收药农乐

本报讯近日,在利辛县胡集镇张宇白芍种植基地里,一台拖拉机正在田间穿梭,白芍随着泥土的翻滚露出地面,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面而来,村民们在认真地挖掘、分拣、装袋……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都是附近的村民,年纪大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来到这里捡药,一天能收入60多块钱,既能挣到钱又能活动身体。”贾桥村的张王氏已经七十多岁,干起活来手脚麻利,效率不比年轻人低。

据了解,白芍又名亳芍,具有平肝止痛、养血和营等功效,属于多年生植物,生长周期长,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采收。“当前的药材市场行情较好,白芍每公斤能卖到5块钱,每亩能卖到3000至4000块钱。”白芍种植基地负责人张宇面带笑容地说,他打算趁着这几天天气好把600亩白芍采收完,早日“落袋为安”。

近年来,胡集镇以党建为引领,坚持把做大做强农村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第一要务,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民”模式,努力打造“一村一品”格局,提升适度规模经营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胡集镇共建立14个农业专业合作社、5个产业扶贫基地、89个家庭农场,种植大棚蔬菜150余亩、中草药3000余亩,养殖水产及稻蛙300亩。

(李瑞王云龙记者李鹏文/图)

新闻推荐

美化镇村人居环境

本报讯今年以来,利辛县旧城镇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该镇通过微信群、宣传车、条幅、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宣传,定期开...

利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辛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