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战贫记”

亳州晚报 2020-09-23 08:42 大字

刘家强夫妇在菊花田间

本报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利辛县新张集乡富源村村民刘家强虽年近古稀,但他不等、不靠、不要,带领乡邻发展药材种植,从贫困户变成了致富带头人。

刘家强现年69岁,早年间和妻子外出创业,做农产品加工生意,但因经营不善,欠下40多万元的债务。祸不单行,妻子又被查出患有左肾萎缩,需要高昂的治疗费用,对这个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无奈之下,夫妻二人返回家乡艰难度日,于2014年7月被确认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此后,镇村扶贫干部多次到他家走访调研,详细了解家庭困难,关心关怀生产生活,并落实了光伏收益、产业补助金等,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他家的家庭负担。2016年,刘家强顺利脱贫。

脱贫后的刘家强一直在寻找致富的门路,可由于多年不在家,对家乡的情况不太了解,到底干啥,一时拿不定主意。

一次和驻村扶贫队长的偶遇,打开了他创业的大门。

“你头脑灵活又踏实肯干,为啥不试试种植中药材呢?咱亳州可是最大的中药材市场,而且国家也有相关的产业优惠政策。”富源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队长胡允柯的一席话,使刘家强如梦方醒。他决心按照村干部的建议,尝试种植中药材。

刘家强刚开始种蛇床子,由于不懂技术,不仅没挣到钱,还赔了几万元。他痛定思痛,凭着一股敢闯敢拼不服输的劲头,开始认真学习种植技术,仔细挑选药材品种,还得到了村里的大力支持。“我调整了种植思路,在村里的建议下改种药菊花,很快便见到了效益。”

随着效益的不断增加,刘家强种植的药菊花从过去的几亩发展为现在的100余亩。除此之外,他还种植小麦40多亩,红薯30多亩。现在,他家年收入十余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脱贫户、小康户。

规模种植首先要有务工人员,靠年事已高的自己去干,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在菊花采摘的时候,刘家强的地里往往有上百名工人同时务工,平常的田间管理也需要20多人,当地村民实现了就近务工增收。

“自己脱贫不算好,带动更多人致富才是真的好。”刘家强说,他要更加勤奋地带领乡亲们一起,把致富的步子迈得更大、更稳。(汝雪峰记者魏军)

新闻推荐

利辛县举办 全民健身广场舞大赛

本报讯9月12日,利辛县2020年首届“五一大药房杯”广场舞大赛在五一广场举办,来自全县18支代表队的200多名广场舞爱好者参赛...

利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