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药都最美教师”候选人典型事迹系列报道(一)
生病期间,赵华打着点滴为孩子们上课孟斐正在指导学生查找平板中的课程资源 魏玲收到孩子们为她制作的手工礼物幼儿以同样的方式回应李九红老师的爱
编者按: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为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道德情操,增强教师从教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全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18年“药都最美教师”评选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18年“药都最美教师”评选活动。现将层层遴选的20位候选人的典型事迹进行系列报道,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在教师节前夕积极参与投票(投票方式及时间另行通知)!
赵华: 就像一台机器,开工就停不下来
“就像一台机器,开工就停不下来。” 谈起乡村教师赵华,师生异口同声这样评价。
冬去春来,赵华在涡阳县新兴镇朱郁小学三尺讲台上默默坚守了32年,他是两个班的班主任,任教两个班的六个教学科目,每天上满7节课,富有责任心的他,连打点滴都要搬到课堂上来完成。
吊瓶成课堂上的流动风景
如果不是记者亲眼所见,简直不敢相信,一所6个班的村小竟然只有5个老师。一个老师带一个班,只有赵华带了三年级和六年级两个班的班主任。他任教的科目包括语文、音乐、美术、科学、实践等六门课程。每天所要批改的作业量都堆成了小山。一天7节课,他每天都要上满,课余还要为学困生补缺补差。批改作业和写教案这样的活只能拿回家里做,等所有工作都完成了,已经是凌晨时分。
梅晓宇是学校里去年新招进来的一名年轻教师。真正触动她心灵的事情不是赵华每天不辞辛苦的加班熬夜,而是赵华拖着吊瓶在课堂上来回移动的场景。“第一次看到他这样是去年的一天,赵老师患了严重感冒,以为他会请假治疗,当我从他班级门口经过时,却看到他正打着点滴给学生上课,随着他的身体从讲台移动到学生中间,悬挂吊瓶的三脚架也跟着位移。” 梅晓宇说,那个场景瞬间触动了她,也让她深切体会到乡村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敬业精神。梅晓宇偷偷拍下了这个画面,并以此激励自己。
“这样的场景再正常不过了,三十多年来,赵老师有20多次生病需要输液治疗时,都把吊瓶搬到了课堂上。他深知学校缺老师,从未因病请过一次假。”朱郁小学校长朱文峰告诉记者,赵华就是“一部停不下来的机器”,常年超负荷工作使他身患多种慢性病,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已致正常行走困难。直到2014年严重到无法坐立时,他才利用春节治疗。
把无声的爱留给贫困孩子
大爱无声,春风化雨润心田。赵华是个不善言谈的人,做过的好事也不愿重新拿出来说道。朱文峰说,赵华经常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家庭困难的学生买书包、文具、衣服等,受她帮助过的学生不计其数。
朱智胜和朱智全两兄弟就是赵华班里的学生,他们一个读三年级、一个读六年级。由于家庭生活困窘,母亲改嫁,父亲外出打零工。兄弟俩留在家里互相扶持,自幼就学会了自己做饭、洗衣等家务活。但是,正在长身体的他们以前的衣服几乎都不能穿了,他们甚至连身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去年秋冬交替季节,天气渐渐变冷,其他学生都穿上了毛衣、外套,可这两个孩子还穿着单薄的秋装。看到他们有些哆嗦的样子,我的眼泪忍不住湿润起来,立即跑到街上为他们买了两套新衣服。”赵华说,回到家后,他又把妻子给儿子新买的两套衣服也都拿给了兄弟两人。以后,两兄弟的衣服,赵华全包了。
农村贫困孩子挺多的,靠他一个人能力有限。于是,赵华策划了一次募捐,在他的带动下,该校老师和其他学校的老师纷纷捐衣、捐物。在随后组织的爱心物品认领现场,贫困家庭的孩子和家长们满脸幸福。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孟斐:同事们眼中的女“疯子”
车祸导致右脚骨折,她拄着双拐仍然坚持上课;产假刚刚满月,她扔下嗷嗷待哺的孩子重回校园。亳州学院实验小学教师孟斐曾一度被同事说成“疯子”。孟斐说,她患上了严重的课堂依赖症,离开课堂、看不到学生,心里就空落落的。
拄着双拐去上课
2015年1月,孟斐不幸遭遇车祸,导致右脚骨折,多处深度擦伤。医生反复叮嘱她卧床休息三个月。可是,一想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万般不舍涌上心头。住院一周后,孟斐便拄着双拐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
“班里孩子非常懂事,跟我相处最融洽。看到我这样来给他们上课,他们一拥而上,问候声不绝于耳,有的学生直接扶着我走上讲台,有的给我搬来了板凳。”孟斐说,看着学生们如此体贴,她忘记了脚痛,忘我教学。过程中,脚出现二次受伤,疼痛如针刺般,但她一直忍着。
孟斐的班级在四楼,别人3分钟可以爬到四楼,而她至少得20多分钟,拄拐的双手磨出了很多水泡。为了减少爬楼次数,孟斐的午饭要么用饼干凑合,要么让家人送到班里吃。“有病不请假,真是疯了!”同事们看到她这个样子,纷纷私下议论道。
生孩子和坐月子是女人的头等大事。对于孟斐来说,却不值一提。女儿刚满月就迫不及待重回讲台,她的这一举动,再次刷新了同事们对“疯子”的认识。
“当时正赶上学校期末考试,我当班主任的同时,还分管教学和考务工作,怕其他老师不熟悉,临时转交的话会出问题,所以就迫不及待赶到学校帮忙。”孟斐说,其实她的身体也没别人说的那么娇嫩,只是长时间让她待在家里不习惯而已。
智慧课堂效率高
每名学生一个平板电脑,登陆进去后,可以在里面阅读课文、浏览习题、做作业、查资料,也可以进入课堂互动模式,参与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先将自己的答案写在纸上,然后通过平板拍照上传。瞬间,所有人的答案都出现在大屏幕上,同时显示答案的对与错,错误的答案还会显示出错的原因。
8月20日下午,亳州学院实验小学智慧课堂上,孟斐向记者展示了平板电脑教学带来的便捷。2014年,亳州学院实验小学被列为亳州市首批智慧课堂示范校。去年开始,智慧课堂模式逐步推广。孟斐就是智慧课堂的提出者和实施者。在此之前,她带领其他教师申报并立项了安徽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微课下的小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正式为智慧课堂的逐步实施奠定了基础。
“‘智慧课堂\’是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课堂模式,它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最明显、最有效的手段。”孟斐说。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王梅媛:课堂永远是我的第一战线
面色黑黄,双颊有紫黑色阴影。三年前的那场癌症阴影至今没有在王梅媛的脸上褪去。她是亳州经开区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每天要靠药物来维持,仍然坚守在三尺讲台。她说:“课堂永远是我的第一战线,我不能脱岗。”
病魔缠身阻挡不了她敬业的脚步
2015年,对于王梅媛来说是可怕的一年。那年,因胸部经常剧痛,她被查出乳腺癌。前后做了两次手术,左侧乳房切除后,还要进行放射性治疗。“期间,我全身乏力,恶心呕吐,身体浮肿,不能进食,每天都在与死神搏斗。整整苦熬了三个多月。”王梅媛说。
病情稍稍稳住后,王梅媛便出院了,医生一再叮嘱她:一定要按时吃药、定期复查,一不可劳累,二不可动怒。
让家人不可思议的是,王梅媛竟然一天不休息,直接去学校上课了。“前期请假时,我只告诉了校长实话,对其他同事和学生只说是生了一场普通的病,已经彻底好了。校长担心我身体受不了,非要我暂时离开讲台,给我安排轻松点的工作。但我没同意。”王梅媛告诉记者,她之所以着急回校,并拒绝校长的安排,是因为她带的是毕业班,学生即将面临升学考试,猛然换老师学生肯定适应不了,怎么也得把这届学生送走后再说休息的事。
可是,那届学生走了,而王梅媛又开始当上了一年级的班主任,一致坚持到现在。在同事眼中,王梅媛和之前一样敬业,每天早来晚走。唯一让他们感到纳闷的是,她的脸胖了,面部有深色的阴影了,以至于每次在面对签到机时,试上八九次才能识别通过。而王梅媛则解释说,是之前药物过敏留下的后遗症,慢慢就会恢复的。
爱心举动表达不完她对学生的情
对讲台的痴恋源于对学生的爱,这种爱成就了王梅媛和学生间无数个感人、温情的故事。
见到王梅媛的当日,恰巧碰到她曾经教过的一名女学生到老师家里看望恩师。那名女学生现在在市区一家中学就读,这次期末考试她成绩优异,获得了一张奖状,赶忙拿给王梅媛看看,和老师一起分享她的喜悦。得知学生要过来,王梅媛则提前为她准备了几本书。两人相谈甚欢,亲如母女。
王梅媛向记者讲述了她和这名女学生的故事。五年前,她接手三年级,并担任班主任。班里的一个女同学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一双大眼睛,穿着破旧不合身的衣服,神情自卑,头发凌乱。后来得知,女孩的父亲残疾,母亲是智障,现不知去向,家中还有一个生病的奶奶,生活十分困窘。从那以后,王梅媛便决心帮助这个家庭,每周至少三次接女孩到家里吃饭,每次换季时都为她增添衣物,文具、书包、资料等也都包了。考上一所不错的中学后,王梅媛告诉她:会一如既往资助她的生活,直至她大学毕业。
“我天生喜欢孩子,这些爱心举动也表达不完我对他们的情。教书20多年来,像这样困难家庭的孩子我遇到的还有很多,只要能帮的都会尽量帮一把。他们中部分人有时会亲切喊我‘老师妈妈\’,每每听到这个称呼,也是我最为激动的时刻。”王梅媛说。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王梅媛为一直资助的学生准备了新书籍
陆清杨:用歌声温暖学子求学路
一个音乐高考班,她让差点自暴自弃的职业学子圆了大学梦;三年农村支教,她让暮气沉沉的乡村校园歌声四起。她叫陆清杨,是利辛中学一名音乐教师,她用音乐激发工作热情,用歌声温暖学子求学路。
音乐高考班圆学子大学梦
中考时,利辛县阚疃镇的侯学榛只考了300多分,进入阚疃中学职业高中学习后,她越发觉得自己没什么前途可言,厌学、自暴自弃,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然而,三年后,侯学榛不但考上了本科院校,毕业后还成了母校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侯学榛的幸运源于她的恩师陆清杨。2006年,陆清杨怀揣音乐梦想来到阚疃中学,兼任职业高中班和普高班的音乐老师。学生的中考成绩大多200多分,他们由于家庭贫困,文化课基础差,都是抱着混到毕业出门打工的想法而来。
这样下去,会毁了学生。陆清杨和学校协商后,组建了首届阚疃中学音乐高考班,并通过自愿报名和劝说的形式招收了8名学生。高考后,两名学生顺利考入本科院校,一名学生考入大专院校。此消息不胫而走,音乐高考班名声大噪。
“尽管如此,招生仍然困难,因为学生和家长不怎么认可,我只能随时留意好苗子,只要发现谁有这方面潜质,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劝其进班。”陆清杨说。目前,经过她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已不计其数,有很多如她一样当上了音乐教师。
“她的课灵活、新颖,除了基本的教唱外,还有练声、角色扮演等,她总在不停钻研适合学生的课堂,还开发了大量第二课堂。毕业后,我也想当一名像她一样敬业的音乐教师。”从陆清杨班里考入合肥师范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付雨桐说。
三年支教唱响留守娃心中的歌
三年前的利辛张集中心校因为没有音乐教师,校园里从未飘出过歌声,一片暮色沉沉的景象。此时,陆清杨刚调到利辛中学不久。得知此情况,她主动提出要到张集学区支教三年,采取走教的形式,尽量让学区内的所有学校都能享受到美妙动听的音乐。
孙逊曾是张集中心校一名老教师,也是陆清杨在利辛中学的同事。经常回张集老家的她经过学校门前时发现,学校经常飘出动听的歌声和悠扬的琴声,就连一向不爱唱歌的留守孩子也都张开了嘴巴。
“农村留守孩子多,她根据学生们的乐感和兴趣特长,在留守儿童之家开设了大量第二课堂,用歌声温暖他们的心灵。很快,一所所农村学校变得有生气了,整个校园也活了。” 孙逊说,陆清杨利用课余时间为农村学校谱写了校歌,从歌词可以看出,她把歌声和对教育的热情都留在这个充满浓郁乡情的地方!仅仅三年时间,经陆老师培养的音乐娃,有20多名已进入了高中音乐特长班学习。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陆清杨为年轻教师上声乐实践培训课
魏玲:“傻姑娘”喜欢啃“硬骨头”
提起利辛县程家集中学教师魏玲,一些认识她的人都说她傻,放着好好的乡镇中心校不要,非要选择最偏远的村小教书。交流到其他乡村小学后,她一如既往,专挑硬骨头啃,主动承担起六门学科的教学和教研、教务等工作,周课时量高达30节。
舍近求远主动要求进“村小”
2010年,大学毕业的魏玲考上了利辛县望疃镇的在编教师。由于在计算机方面有特长,望疃中心校刚好缺这方面的教师,便决定把他留在校本部。正式上岗的第一天,听该镇最为偏远的村小赵集小学的校长提到学校极度缺教师后,魏玲义无反顾地离开中心校,主动提出要到赵集小学任教。
“我也是农村娃出身,农村教育现状我比谁体会都深,让我眼睁睁看着孩子没有老师教,我实在做不到。”魏玲说,走进赵集小学的那一刻,她的心就被深深触动了,几十双稚嫩的眼睛从教室门口向外凝望,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至今难忘。
魏玲主动承担起语文、英语、信息教育等多门学科教学,每天课程都是满满的,周课时量高达30节。课下陪孩子们谈心、给他们过生日、喊他们一起做饭吃、到学生家里陪胆小的女生睡觉……魏玲变成了每天旋转到凌晨的陀螺。
两年后,魏玲被交流到程家集初级中学。继续啃硬骨头的她,除了要上好好几门课程外,还扛起了班主任、语文教研组长,教务主任职责。
“那么拼干嘛,又不加工资,真是傻到家了!”耳边再次响起这样的声音。
“加减分制”实现学生自治
来到程家集初级中学不到一个学期,一件让大家感觉奇怪的事发生了,魏玲好像变聪明了,很少见她再像以前那样整天看着、管着学生了,她甚至成了学校最轻松的班主任。可是每次考试,她班的成绩在全镇排名却从未出过前两名。
“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只是把管理权交给了学生而已,不代表放任不管。”魏玲说,她民主组建了班级管理制度,班长、纪律委员、小组长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良好班风的前提下,她又制定了“班级加减分”制,所有制度上墙。
在教室墙壁上,记者看到了加减分制实施的细则和分值标准。班内任何一名学生只要做了好事、有了进步,都能得到相应的分值,分值累加后可以随意拿出一部分兑换奖品。奖品就更丰富了,可以挑选座位、可以兑换文具、可以参加近距离集体郊游,也可以向老师提意见或要求老师陪玩等。
“这个制度推行以后,班级气氛瞬间活跃了,孩子们各方面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也相应主动起来,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成绩自然上升得快。”魏玲说。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李九红:用爱心守护童心的“孩子王”
都说当妈是一段升级打怪的孤独旅程,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状况。那么,当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呢?具有26年幼教教龄的亳州市幼儿园教师李九红的理解是:与当妈相比,老师更像一个全能“孩子王”,用爱心守护童心。
每天上百遍回答同一个问题
与刚入园时相比,小雨变得听话多了,时不时还会调皮一下,趁李九红不注意时,偷偷在她脸上落下一个吻。每每这时,也是李九红笑得最为开心的时候。
小雨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平时都是妈妈一个人带,与外界交往少,所以性格内向,胆小,从不和其他孩子玩。刚入园那几天,他总是哭闹不停,李九红一边安慰小雨妈妈,一边想方设法安抚孩子。每天入园和离园时给孩子一个深深的拥抱或赞许;上课或活动时刻意让他靠近老师坐一点;经常给他一些爱抚的动作。一学期下来,小雨慢慢适应了幼儿园生活,也学会用吻、拥抱等同样的方式回应老师了。
“幼儿教师被称为‘孩子王\’,我看应该是 ‘全能孩子王\’,不但要当老师、还要当家长、当心理顾问,这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解决他们的哭、闹等问题。”李九红说。
二十多年来,李九红每天都在和三四岁的小孩子打交道,孩子哭闹着要妈妈时,她总是把他们揽在怀里,亲了又亲,抱了又抱。孩子们总爱问“妈妈在哪儿”等同样的问题,李九红也总是不厌其烦地、每天数百遍地重复着“妈妈在来接你的路上呀”等同样的答案,然后想方设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尽快恢复平静。
义务为家长们当临时保姆
小班孩子的如厕一直是家长最关心的,也是老师最费心的事。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为他们扒裤子、提裤子、擦屁股便成了最勤杂的日常工作。尤其是遇到把大便拉在裤子里的孩子,不但要给他们擦洗干净,还要及时为他们更换干爽衣服。为此,李九红会提前为孩子们准备几套备用的衣物,谁需要,就及时给谁换上。
为了解决家长上班时间和孩子入园时间冲突的问题,李九红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入园,这样家长就可以提早把孩子交给李九红后再去上班。放学后,李九红总是耐心陪伴着孩子们等家长来接,无论多晚,都不催促家长,直到最后一个孩子被家长安全地接回家去,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园。
浩浩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是小学老师,又是班主任,不但上班时间和孩子入园时间冲突,还经常临时加班,早送晚接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刚开始这个问题很头疼,后来李老师急家长之所急,牺牲掉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帮我们照看孩子,我们真是说一万声谢谢也表达不了对她的感激。”浩浩的爸妈说。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8日,经过专家评议打分,本报从刊发的“春耕备耕”新闻稿件中评出10篇“春耕备耕”好新闻。《“加减乘除”及时贷“...
利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