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后,亲生父母来相认

亳州新报 2018-05-21 09:54 大字

袁艳(后排左一)和家人团聚后,一起聚餐合照

21年后与亲生父母相认

21年前,无儿无妇女的贫困夫妇袁效华、王桂兰偶然捡拾到一女婴,为其取名袁艳。二十多年来,他们历尽艰辛将其扶养成人。

5月19日对21岁的袁艳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从小在养父母身边长大的她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么多年来,尽管家庭条件很拮据,袁艳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

如今,和亲生父母正式相认,让养父母也感到很开心。他们表示:俺们两家人变成了一家人。

5月18日上午,正在安徽大学读大三的利辛女孩袁艳,接到家乡幸福院院长袁维之的电话,告诉她有事让她回一趟老家。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趟“回家”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次日上午,袁艳的亲生父母黄远松、沈贤芳带着一儿两女,一起来到了阚疃幸福院,看望了袁艳的养父母袁效华、王桂兰夫妇及这里的老人们。黄远松夫妇见到日思夜想的小女儿袁艳和她的养父母,便抱拥在一起悲喜交集哭声一片。看到这场景的幸福院的老人们也都哽咽无语为之动容。

这四名姐弟一起喊袁效华夫妇为爸妈,年逾古稀的这对老人流下幸福的泪水。养母王桂兰激动地说:“俺这下有了三个闺女一个儿子,真好啊!”袁艳的亲生父亲黄远松说:“感谢袁大哥和桂兰嫂子对女儿的养育之恩,感谢你们的大爱让我们全家不再有缺憾,感谢所有帮助过小女的好心人,让俺两家人变成了一家人。”

从小在敬老院由养父母带大

袁艳从小在幸福院长大,虽然多次猜想过自己的身世之谜,但是懂事的她从不多问。与家人相认后,老院长跟她解释,当年她亲生爸妈由于家庭贫困实在交不起超生罚款,加上有点重男轻女思想才将她丢弃的,但是后来也一直愧疚,多方打听孩子的下落没有消息。

黄远松夫妇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都陆续考上大学,多年来,家庭经济条件一直拮据,如今大女儿大学毕业上班了,二女儿在合肥读大学,小儿子在北京读大学,黄远松夫妇在浙江打工,经济条件也逐渐好转。在打听到孩子的下落后,他们分别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来认亲,主要是感谢孩子的养父母的大恩大德。听到这里,袁艳纠结的内心也被巨大的亲情融化,她表示愿意接受自己的亲人。

养父袁效华也告诉袁艳:“如今俺俩都70多岁了,就希望你能跟亲生父爸妈及姐弟相认,以后多了家人的疼爱,俺也放心了。”

“无论亲生还是养父母,都要报答养育之恩”

本报曾在2015年8月份“圆梦大学行动”的策划中报道过袁艳。她在2015年毕业于利辛一中,高考成绩公布后,以606分的优异成绩,被安徽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录取。她在婴儿时期,就被五保户王桂兰带回了家。在四五岁时入住袁新村敬老院,并在那里长大。

在她读高二期间,曾经一度成绩很差,那时候年过七旬父亲租种别人的几亩耕地,一年到头十分劳累也剩不了几个钱。想到父母为凑自己的学费到处借钱且终日操劳,袁艳寝食难安,她决心辍学外出打工减轻家里负担。但父母坚决不同意她辍学,并表示:“再难,也快熬出头了,等你考上大学,我们指望将来享你的福呢。”经过父母反复的劝说,袁艳擦干眼泪重新回到校园,暗下决心,努力学习,决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

如今,袁艳已经是大三的学生,她表示,大学毕业后找份好工作,无论是亲生父母还是养父母,她都会报答养育之恩。

(何彩云 记者 刘心珠 文/图)

新闻推荐

“银发浪潮”带来丝丝愁绪

谭文生夫妇选择留守,除了不习惯城里的生活,更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八旬老人学做饭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

利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