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教育扶贫点亮贫困孩子未来 □本报记者 郭玉岩 文/图

亳州新报 2017-07-04 09:24 大字

教师走访贫困家庭,并向他们宣传资助政策新招教师充实到农村薄弱学校

资助体系全覆盖,更多贫困孩子有学上

教育扶贫,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琅琅书声,永远是贫困土地上最动听的声音。

目前,亳州市已建立起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中职教育,再到大学教育的全覆盖资助体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每学年分别补助500元、800元、1000元;因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意外事故造成特别困难的,给予一次性2000元特别救助;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建立了以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及顶岗实习等为补充的学生资助制度。此外,各中职学校还在专业定位、技能培训和合作办学上下功夫,帮助更多贫困生顺利就学就业。这些教育扶贫工程不但帮更多贫困学子圆了求学梦,也让教育扶贫攻坚战有了温度和力度。

“如果没有资助政策,现在的我很有可能已经成为打工仔了。”去年顺利考上西北农科院的张贤,回想起“圆梦大学”路上所受到的“照顾”,感慨颇深。进入利辛高级中学读书的三年时间,他共享受到了6次校内资助、两次国家助学金和一次“滋蕙计划”金资助,总金额达10000多元。

张贤是利辛县城关镇董老镇村人,爷爷奶奶年过九旬,患有心脏病、气管炎等多种疾病,姊妹三个都在求学,父母边照顾老小边在家里门口打零工。“本以为上了高中花销会更大,家里负担不起。后来才知道,高中阶段有那么多资助政策。”张贤说。

王梦想是涡阳西阳中心校8(2)班学生。母亲患精神病,并瘫痪在床,父亲年过七旬,是村里一名清洁工,哥哥正在读高一,全家开支仅靠父亲每月400元的工资。

去年秋季开学,王梦想被列为涡阳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除了免缴学杂费、作业本费、教科书费、校服费等费用外,她每学年还能领到1000元的就学扶助金和1250元的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金。这对王梦想这样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受益于资助政策,越来越多的贫困生像张贤、王梦想一样顺利实现了求学梦。目前亳州市已建立起完善的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中职教育,再到大学教育的全覆盖资助体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每学年分别补助500元、800元、1000元;因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意外事故造成特别困难的,给予一次性2000元特别救助;项目所需资金,由市、县两级财政按3:7比例分担。在此基础上,各县区根据实际情况提标扩面,提高资助标准。据统计,全市每年拨付各类资助资金3亿多元,受益学生数超10万人。

特色专业+中职资助,中职生求学就业有保障

7月2日上午,康美(亳州)世纪国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验收员王永磊正在仔细检验中药材成品质量。毕业于亳州中药科技学校中药学专业的他,三年前便被该企业预定、进行订单培养。如今,王永磊已经成长为企业质量管理部的一名技术骨干,月薪近6000元。

“进入康美(亳州)世纪国药工作是我上学时的目标,现在终于实现了。在这里每个月除了五险一金外,还能拿这么多工资,真得感谢当时选对了专业。”王永磊说,亳州是药都,对中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大,他当时就是奔着这点选择专业的。

而还未走出校园的亳州工业学校特困生卢静,也给自己的中职生活贴上了幸福标签。父亲离世后,家中剩下母亲、三个孩子和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当时,卢静只有6岁。过度劳累让母亲老早就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让卢静没有想到的是,三年的求学路,她不但没花家里一分钱,还能用结余的钱给弟妹缴学费。

“我被列为特困生,不但学费全免,每年还能享受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2000元的特困生补助和1200元的一等奖学金。”卢静说,若非如此,她和弟妹不敢想象能否顺利完成学业。

特色专业让王永磊体面就业,中职资助让卢静顺利求学。在亳州市,像王永磊和卢静一样情况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都是特色专业和中职资助政策的受益者。

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亳州市建立了以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及顶岗实习等为补充的学生资助制度。近年来,各中职学校还在专业定位、技能培训和合作办学上下功夫,以市场需要为切入口,开设了高铁、民航、会计、客户信息服务、光电仪器设备制作等特色专业,帮助更多贫困生顺利就学就业。

补充“新鲜血液”,农村薄弱学校有倾斜

谯城区华佗镇位于市区北郊,那里的孩子转到城市就读的不在少数。然而去年开始,部分学校的生源流动现象明显减少,因为这里来了不少城里教师。看到孩子们在标准化的校园里玩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享受着和城市孩子一样的优秀师资,家长们脸上乐开了花。

去年年初,亳州市在继续推进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和千所村小提升工程的基础上,同步推行教师无校籍管理,全市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在职在编教师的身份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定期轮岗交流。城市老师走进农村学校任教,就得益于无校籍管理。

将更多优质师资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最终达到扶贫扶智、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是推进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早在“无校籍”管理实施前,市教育部门就已经意识到了师资对于农村薄弱学校的意义,先后开展了送教下乡、百名学科带头人走基层等活动,并实施了“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为农村学校输送了一大批新鲜血液。

近三年来,全市每年还向农村学校新补充教师2000多人,师资分配上倾斜于紧缺学科和农村薄弱学校。同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基本解决了农村地区学校教师特别是音体美教师短缺的问题,优化了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结构。

这些举措不仅解决了中小学教师流动不畅、薄弱学校师资紧缺等问题,还促进了师资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激发了教师队伍的活力,是促进教育公平、扶贫扶智的一次成功尝试。

为督促各项就学政策落到实处,亳州市又集中开展了“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每名建档立卡的贫困生确定一名帮扶责任人,主要查访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是否按标准享受就学扶助金,以及贫困户子女寄宿生活补助、学杂费全免、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去年以来,教育部门以“延伸资助内涵”为主线,以资助育人为载体,以“受助——自助——助人”为抓手,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细化管理,注重心理辅导,开展感恩励志教育,营造阳光受助的氛围,将资助工作融入教育工作全过程。

新闻推荐

029号342124196403181517郭陈氏双庙镇郭长营行政村郭长营自然村068号342124196008071529200002014/8/29郭仲酿双

(上接第13版)赵汉宇双庙镇郭长营行政村赵庄自然村029号342124196403181517郭陈氏双庙镇郭长营行政村郭长营自然村068号342124196008071529200002014/8/29郭仲酿双庙镇郭长营行政村郭长营自然村068...

利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辛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