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对艾滋孤儿姐弟的“警察妈妈”

亳州新报 2015-10-16 15:30 大字

朱晓丽(右一)在李标(左一)的家里与他交流

一次走访开始了六年帮助

“阿姨,我去学校了,你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常保持电话联系。”国庆假期结束,家住利辛县中疃镇的李标(化名)踏上返校路程,临走前给朱晓丽发了一条信息,虽然称为阿姨,但在李标的心里早已把她当成自己妈妈。

一个家庭,两名艾滋孤儿,两位年迈老人。面对这样的家庭,身为一名人民警察,朱晓丽在李标姐弟俩的生活中扮演着母亲的角色,六年无微不至的关爱,帮助姐姐成家立业,供养弟弟圆梦大学。

作为一名女性,朱晓丽天生有着女儿的情怀、妻子的温柔、母亲的责任,也正是因为这样,第一眼见到李标姐弟俩,她就暗下决心,“要帮助他们”。

提起与李标姐弟俩的相识,朱晓丽说,还要从6年前的一次下乡走访说起。2007年,朱晓丽被调到利辛县中疃派出所工作,中疃镇是该县艾滋病重灾区,很多村民因卖血染上艾滋病,生活窘困。

2009年一次下乡走访中,朱晓丽偶然从一位村民口中听闻李标姐弟俩的事,因为父母得了艾滋病双亡,姐弟俩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日子过得十分清苦,且面临着辍学。

“当时听到这个事后,心里突然一阵酸,非常想见见他们,于是就主动让村民带路去了他们家。”朱晓丽说,当自己迈进李标的家,看到破旧不堪的院子后,心里更加难过,当时就告诉姐弟俩要帮助他们读书。

“毕竟我们之前不认识,起初姐弟俩对我还存在一些戒备,第一次见面走后,我又去了几次,每次都会带一些吃的还有生活用品,渐渐大家就熟悉了。”朱晓丽说。

就这样,朱晓丽开始了对姐弟俩持续六年的帮助,平时无论工作有多忙,她总会在周末抽出时间去家里或者到李标的学校看望,并且每次都会带一些生活必需品。

弟弟受资助已圆梦大学

“自从父母离开后,生活好像一下子进入黑夜,直到认识了朱阿姨,才看到阳光,内心也有了希望。”李标这样描述朱晓丽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改变。

而对于朱晓丽而言,她也早已把李标姐弟俩当成自己孩子一般看待。“我有一个儿子,与李标年纪相当,生活环境比李标好很多,几次交流后,发现当时正在读初中的李标内心十分渴望读书,可他的爷爷奶奶根本供养不起,打算让其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朱晓丽说。

为此,朱晓丽一方面做孩子爷爷奶奶的工作,一方面表示会给孩子学业及生活上提供帮助,尽己所能,让李标继续读书。就这样,在家人的默许和朱晓丽的帮助下,李标走出生活阴影,顺利从初中过渡到高中。今年高考,他被滁州技术学院录取,圆了多年的大学梦。

“我能有今天多亏了朱阿姨,要不是她,根本没办法继续上学,肯定也会像村里其他的孩子一样外出打工,我们的家也会一如既往地贫穷下去,看不到希望。”李标说,虽然现在的生活依然很艰辛,但大学毕业后会通过自己的才能获得一份工作,用自己的能力让爷爷奶奶过上好日子。

把姐弟俩当成自己的孩子

如今,李标的姐姐已经成家生子,生活步入正轨,李标也进入梦想的大学继续读书,看着姐弟俩生活渐好,朱晓丽心中很是欣慰。她说,现如今事实证明,自己6年前踏入李标的家,帮助这对姐弟的决定是正确的。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用心相处,无论我穿上那身警服还是脱下警服,在李标姐弟俩眼里都是最值得信任的亲人,他们生活中有困难会向我寻求帮助,有高兴的事情会第一时间与我分享。”朱晓丽说,自己多年的付出,并不求回报,只希望姐弟俩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快乐的家庭。

现如今,朱晓丽虽然已经调离中疃派出所,但她与姐弟俩的亲情并没有因工作调动而搁浅。李标在外读书,朱晓丽还会像往常一样有空给他打个电话,问问生活及学习情况,并也在时刻关注着李标姐姐的生活状况。

“我会一直帮助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朱晓丽说,李标刚开始大学生活,以后还会像以前一样给予他物质及经济上的帮助,让他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直至和姐姐一样成家立业。  

记者 丁静  文/图

新闻推荐

扶贫帮困,一个都不能少 亳州市扶贫开发工作稳步推进

10月12日,在利辛县胡集镇张庄村,74岁的陈怀芳老人收到了一千余元的发电收入,成为该县光伏扶贫工程的最早一批受益者 张延林 摄摸清贫困底数 找准贫困对象 ...

利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