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世界生物进化突变学说的先驱

亳州新报 2015-02-27 15:53 大字

《四库全书》载夏之臣为解救灾民的上疏

夏之臣,字一无,明代直隶亳州张村铺(今利辛县张村镇)人,生卒年不详。

明万历十一年(1583)登进士第。万历十二年,任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知县。做过三任县令,曾任湖广道监察御史、浙江道监察御史。清顺治、道光、光绪《亳州志》均为他立传。光绪《亳州志》对他的记载是:“以进士任河间知县,有治行,县人祠之。擢御史,出巡湖广,因挂议旋里,再征不起,辟园南郊,花木自娱,多吟咏……有超然物外之意。居乡,检饬舆从,周旋戚里间,仍若寒素。有醉犯之者,曰:‘彼为酒困耳,何足较。\’人多服其雅量。至地方利害,常向上台力持之,桑梓多蒙其泽。”夏之臣在任期间,访察民情,修桥铺路,筑堤浚河,为民兴利除弊,深得民心。清《河间县志》在“历代各宦政绩”中评价他“殚心竭虑,民皆颂德”。他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民间传他任监察御史期间,曾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力斥风水之说,向当时皇帝朱元璋进言必须炸开一道水坝,开渠引流,减少水害,并因此淹了朱元璋的祖坟,此事至今传为佳话,流传甚广。后不知何事受牵连获罪,放还居乡,拒绝再度出仕。不过,在顺治、道光《亳州志》里都录有“侍御夏之臣诏赠光禄少卿序”一文,“皇帝御极之三年……群臣上言:故御史夏之臣,清勤许国,诖误沦丧,请赠光禄少卿。制曰:‘可\’。”说明夏之臣死后,同僚们奏请皇帝追赠头衔,借以昭雪。至于何年,已无可考。

回乡后的夏之臣,躬耕于田园,与种植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牡丹,历来被推崇为我国的国花,隋朝就开始进入宫苑。明代的亳州是商贾云集之地,又是全国牡丹种植中心,天下牡丹,“唯亳州所产最为烂漫”(道光《亳州志》),乡郊园圃多达几十处。夏之臣私筑的南里园是当时以种植牡丹著称的亳州三大名园之一,广袤十余亩,拥有不少名贵品种。这样,他不但可以随时玩赏和细心观察,而且也具有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经验的有利条件,也因此成就了他为明中期一代著名的花师,出色的花卉理论专家。他在植物学、生物遗传学方面造诣都很深,著作颇多,大多已经散佚。他写的《评亳州牡丹》虽不到四百字,但在生物学思想史上却闪烁着灿烂的光辉。该文如下:

吾亳牡丹,年来浸盛,妖容三变,犹在季孟之间。等此而上,有天香一品、妒榴红、胜娇容、宫袍红、琉璃贯珠、新红,种类不一。惟杂红最后出,颇称难得。又有大黄一种,轻腻可爱,不减三变,初开拳曲结锈,不甚舒展,须大开时,方到极妙处,为一病耳。至如佛头青为白花第一,此时极多,无难致。大抵红色以花子红、银红、桃红为上,如紫色或如木红则卑卑不足数矣。吾亳土脉颇宜花,无论园丁地主,但好事者,皆能以子种或就根分移。其捷径者惟取方寸之芽,于下品牡丹全根上如法接之。当年盛者长一尺余,即着花一二朵,二三年转盛。如上三变之类,皆以此法接之。其种类异者,其种子之忽变者也。其种类繁者,其栽接之捷径者也。此其所以盛也。他处好事者,目击千叶大红即以为至宝,不遑深辨。而上色上品,即吾亳好事之家惟有力者能得之。予向于牡丹亦止浮慕,近且精其伎俩。园丁好事之家穷搜而厚遗之,故所得名品颇多,草堂数武之地,种莳殆遍,率以两色并作一丛,红白异状,错综其间。又以平头紫、庆天香、先春红三色插入花丛间。杂而成文章。他时盛开,烂然若锦,点缀春光,亦一奇也。

《评亳州牡丹》具体作于何年已难以考知,从同邑人薛凤翔《牡丹史》中隐约看出夏之臣写作《评亳州牡丹》的上下时限总不出万历十一年举进士以后,最迟到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邓汝舟为《牡丹史》作序之前。

夏之臣的《评亳州牡丹》文中,最值得重视的莫过于“其种类异者,其种子之忽变者也”十三个字。在16世纪八十年代到17世纪头十年左右,欧洲刚发现植物界会发生突变不久,中国人便认识到种子忽变是牡丹新品种形成的主要因素,这怎能不令人拍案称奇!即使夏之臣的理论失之简陋,未可视为突变学说,但是他居然把牡丹种类之“异”看成是“忽变”的结果,确实超越了他本人所处的时代。这里“忽变”一词,与300年后的荷兰植物学家德弗里斯20世纪初所创用而中文译为“突变”的这个词,在语义和中文形式上都是大致相当的。不仅在布丰和罗蒙诺索夫以前,就是在卡尔任斯基和德弗里斯提出突变论以前,在生物进化思想史上似乎找不出第二个人。浙江大学教授姚德昌评价说:“从世界范围而言,16世纪八十年代到17世纪头十年左右,敢于言变,正确地把牡丹品种和类型多种多样的由来归之于种子突然发生的变异,这一论断实属罕见。……研究者尚未发现同时代的欧洲人也提出过与中国人夏之臣相类似的科学解释。”当然,受时代限制,夏之臣的“忽变”说,其形式和内容远比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年)中所提出的不定变异(包括突变在内)在栽培植物品种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那种论断要朴素得多,当然更不如卡尔任斯基和德弗里斯的突变论已经达到系统化和缜密化的程度,但夏之臣作为近代科学初创阶段生物进化思想的杰出代表和现代突变学说的先驱,当之无愧。

亓建国

新闻推荐

六旬老两口拾金不昧

本报讯 “钱包这么大,里面肯定装了钱、证啥的,谁丢了这会儿该急坏了”,江洪月着急地对江集镇政府工作人员说道。日前,家住利辛县江集镇江新村的江洪月夫妇到镇上赶集,在...

利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