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市集:“和为贵”的见证

亳州新报 2013-08-21 21:29 大字

王市集位于利辛县城西北十五公里处,是个千年古镇。以前不写作“王市集”,而写成“王氏集”;再朝前说,也不叫“王氏集”,而叫作“朱马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从前,整个集镇上主要居住着“朱”、“马”两个姓氏的人家,隶属两个大家族。两个家族人口数量相当,经济实力相当,各方面都在伯仲之间,难分高下。正是这种情况,致使集镇名称一直定不下来,朱姓家族想把集名叫作“朱集”;马姓家族想把集名叫作“马集”,两家族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后打官司到县衙,县太爷一锤定音:就叫“朱马集”。

集镇算有了名字,可两家族却为此结下了仇气。以后的日子里,两大家族不是朱姓家族对马姓家族指桑骂槐,就是马姓家族对朱姓家族比狗骂鸡,从来就没有消停过。搞得大人见面瞪眼,小孩见面眼红,一街之隔,邻里相处,虽鸡犬之声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因一个新媳妇的到来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话说这一年,朱姓族长的第四代长孙朱聪娶了新媳妇。新媳妇姓王,是朱聪私塾先生的女儿,家住利辛县南的展沟集,那里是仁义之君展禽(柳下惠)的故里。王氏女不仅模样俊美,而且温柔善良、知书达理,还跟着爷爷学得一手针灸治病的医术。王氏女嫁到朱家,朱家人见人爱,就连发誓老死不相往来的马姓人,也要偷偷地多看上几眼。

新媳妇王氏女在认识朱聪之前,就从父亲那里听说了朱马两家族的恩怨情仇,也非常希望两家能早一点化干戈为玉帛,和睦相处,所以,嫁到朱家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朱聪必须允许她自由行医,不受两家世仇的左右,为的就是想做做思想工作,促成两家和好。

其实,作为两大家族掌门人的长孙,朱聪和马明早已厌倦了这种冷战,有冰释前嫌的想法,只是碍于老人们的态度,加上没有人出面调停,所以冷战就这样一直进行着。朱聪听从妻子的良言相劝,私下找到了马明,三个年轻人一合计,一条妙计应运而生。

第二天,马家公子马明得了不治之症。这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朱马集,马姓族人焦急万分,急忙找来附近的几个医生,都说治不了马公子的病,只有一个人能行。马姓族人赶忙询问何人能治,回答是朱家新媳妇王氏女。这可给马家上下出了个大难题!

去请吧,两家有世仇;不去请吧,马明躺在床上“奄奄一息”。马家召集家族商议,这才发现关键时刻真的需要别人的帮助,于是,决定真诚道歉,请王氏女前来为马明治病。可谁去呢?马家众人你推我让,谁也不愿意去,心里想矛盾都是你制造的,让我去丢人。最后,只好由族长亲自率队,带着礼物,负荆请罪。

一见马姓族长“负荆请罪”,朱姓族长和家族众人赶忙迎上前去,笑脸相迎,双手紧握,多年冤仇,顿时烟消云散。王氏女药到病除,马公子化险为夷,马家人感恩戴德,朱家人满心欢喜,两家族一起大摆筵席,各家都把八仙桌搬出来,从南到北摆满了整条街,欢声笑语也洒满整条街。

为了使这种和睦相处、亲密无间的关系永远保持下去,朱马两家一致推举新媳妇王氏女为“集头”,并一致同意把朱马集改名为“王氏集”。清咸丰三年(1853年),兵部侍郎周天爵率清兵进驻这里,嫌王氏集不好听,遂改为“王市集”。 朱海东  张建同

■王市名片

利辛县王市镇地处利辛县腹部,距县城西十五公里,东邻利辛县春店乡,西接孙庙乡,南与永兴镇接壤,北与汝集镇、西潘楼镇辖区毗连。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万亩。下辖17个村民委员会,5.3 万人口。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界阜蚌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东北邻省道308线,青阜铁路南北穿过,乡村公路形成网络,西淝河从镇东直通阚疃,通长江入大海,水陆交通方便。

新闻推荐

潘传成:自费寻找抗战老兵

潘传成和抗战老兵在一起潘传成今年26岁,在利辛县城青年路开了一家电器维修店,平时除了要打理店里的生意,作为志愿者,他还要经常到周围的乡镇去寻访一些老兵,以及去核实...

利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