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这里的农民爱诗画

亳州新报 2012-07-20 17:07 大字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农民文化墙。爱好者在文化站里欣赏讨论书画。老人们在文化站里欣赏墙上的字画。一位老人家在习练书法。1958年12月,王人乡荣获周恩来总理颁发的国务院奖状。王人镇的艺人在进行根雕创作。

走在利辛县王人镇的大街小巷,往往会被墙面上宣传政策、乡风文明等内容的壁画吸引。凭借着当地村民创作的“农民诗画”,该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闻名全国、风光无限,先后得到了国务院的两次表彰和由周恩来总理颁发的奖状。

“现在写的画的没有原来多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大家都是比着写、比着画。”在王人镇文化站,说起曾经的辉煌,许多老人们兴致高昂起来。据介绍,王人农民诗画创作始于1957年,开始的时候只是在墙头上画农业科学知识图解。1958年,王人乡党委发动群众作诗绘画,提出“有墙有诗、有诗有画、诗画合一”的口号。

农民诗画的名声打响以后,接踵而来的参观者和各家媒体的报道让村民们的骄傲和自豪一直延续着……“那时经常有人来参观,热闹得很,其他乡镇就光有羡慕的份儿。” 回味着当年的辉煌时刻,老人们高兴地说。

为了把诗画传承下去,当地村民吴春海把诗画爱好者们组织起来成立了诗画团。吴春海说:“虽然王人镇文化底蕴深厚,但是组织起来比较难,农村农活多,大家都比较忙,年轻的外出打工,年老的不但要务农还要照看孙子。诗画只能作为精神寄托,很难带来经济收入,创作要花钱,却得不到经济补助,这让诗画爱好者难以坚持下来。”

随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的重视,王人镇的农民诗画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在谈起近两年诗画团发展的时候,吴春海欣喜地告诉记者,近两年诗画团由以前的10个人发展到现在的50余人,创作的作品也越来越多了,相信有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诗画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将会进一步得到激发,王人镇的农民诗画也会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记者 刘心珠 实习生 张侠芳

新闻推荐

利辛“三上两下”培训新型农民

本报讯  利辛县积极推行“三上两下”培训模式,解决新型农民培训中重理论轻实践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上”:一是向上请专家。...

利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