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亳州 春暖花开 写在“引领文化方向,建设文化强市”系列报道收官之际
在描绘中,亳州文化底色越来越浓厚;在催生中,亳州文化舞台越来越宽广;在传承中,亳州文化记忆越来越深刻。自去年10月份持续到今天的“引领文化方向、建设文化强市”系列报道暂告一段落,回首相看,亳州文化产业正在万众瞩目中逐渐绽放。
□本报记者 孟龙
描绘中 亳州文化底色越发浓厚
他们从事着不同职业,却以自身的积极行动,推动着亳州的文化进步,他们的身上,散发出一种令人感动的情怀,一种充满人性光华的品质。
多年如一日,考古路上,他的脚步从未停歇。花戏楼、运兵道的重生,他倾注了无限心血; 曹氏宗族墓的拯救,他力挽危局。在几个重大历史争议事件中,又是他为这些争议画上了句号。故此,一生痴迷考古、痴爱涡水的李灿被誉为“亳州考古第一人”。
“只要我还活着,我对陈抟的研究都不会止步!”修功军只读过一段时间的私塾,却在不断的自学中写出了第一部关于陈抟的专著;在有理、有据中,他得出了陈抟的出生地在亳州的结论,而这一结论也得到了众多陈抟研究、爱好者的认可;如今他已82岁高龄,但仍笔耕不辍。
“我生活在这里,我也很热爱亳州,这不是空话,因为亳州是我的家!”93岁高龄的颜语老先生,本可颐养天年,但他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唤起本土历史文化,他不遗余力;亳州的发展建设,他也始终关注,历时半月为南部新区创作了一副题为《杏花开放新区披锦绣,一元复始古城喜辉煌》的国画。
岁月带走了他们的青春容颜,却带不走他们热爱亳州、挖掘亳州文化的雄心。如今,他们怀着梦想,仍然行走在为了亳州大地丰收的路上。
或许,正是凭借对亳州文化的钟情和热爱,他们始终把自己定格为普通的文化人,保持着一种平静、平和的心态,勤于思考、甘于寂寞,不断地在亳州文化的传承和开拓中前行。
催生中 亳州文化舞台越发宽广
文化不仅需要积淀,还需要振兴,需要创新。
放眼亳州,近年来,亳州市文化体制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深刻变革,谱写了文化繁荣的精彩开篇。
2010年6月18日,亳州报业集团、亳州广播电视台挂牌成立。报业、广电两艘文化“大舰”集体试航,显示了亳州文化建设的魄力和决心。
2011年6月,亳州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把市级党报纳入省级党报体系,既扩大了亳州在全省的影响力,也使亳州报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是舞台”。2010年6月13日,利辛县文工团、少年艺术团实行转企改制,成立利辛县文苑演艺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亳州梆剧团完成了工商登记注册,转制为企业。
担心,在政策支持面前消融;共识,在不断探索中形成——改革不是 “甩包袱”,不是“养不起”,不会“一转就死”,而只会生发出文化发展的活力。
时至今日,蓦然回首,改革为文化产业发展唤来春天。
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催生文化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不断涌现的佳作不仅在满足着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也为亳州市跨越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作为体现着一座城市精、气、神的软实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亳州市文化事业发展的足音也是铿锵有力,先后建设了亳州剧场、亳州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五位一体”的市文化艺术科技中心(市文化馆)项目已经立项并正在紧张筹建,以弘扬华佗养生文化的华佗广场建设正在推进。
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踏歌起舞,查阅图书……如今在亳州城乡,无论是居民、农民还是在此打工的外地人,闲暇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文化天地。
传承中 亳州文化记忆越发深刻
要凝固的历史,更要活态的文化。
在亳州这座有着3700多年历史的古城里,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文化遗产,随处可见斑斓、凝重的文化印痕。
老子传说、五禽戏、二夹弦、大班会,花戏楼、华祖庵、尉迟寺遗址……从无形到有形,几乎每一项遗存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纪录着活灵活现的文化审美。随着现代化的亳州进入高速发展期,文化的传承正为亳州独特发展风格的形成提供着无以替代的滋养与烘托。
截至目前,亳州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18处,市县级137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3个,二夹弦和五禽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些国家级、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当中,很多都蕴涵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代表着千百年来浩大而绵延的记忆。
这些承袭着亳州文化风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一例外地凝聚着亳州深刻的“文化记忆”。而依托着周金钟、唐廷站、傅红伟、海全民等等这些传承人的言传身教,亳州优秀传统文化的链条不断延展。
而正是由于他们,才让我们珍贵的文化记忆在原汁原味中延续。
春暖花开,亳州的文化产业正迎来怒放时刻。
新闻推荐
“马头墙、小青瓦,平坦的水泥路通到家……”在利辛县王人镇曹店新村,一排排结构合理、布局协调、风格清新典雅,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农家小院里,村民们正享受着经济发展、...
利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辛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