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彩灯“点亮”村民幸福生活 利辛县胡集镇孙林村村民坐在家中挣“外快”

亳州新报 2011-11-21 17:28 大字

村民们在加工彩灯。

眼下的皖北大地麦苗长势正旺,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冬日的来临,农民进入了“农闲”阶段。然而本报走基层记者却在利辛县胡集镇孙林村看到村民繁忙的景象,大家坐在自己家中忙着组装成串儿的小彩灯。

既是农民又是工人,利辛县胡集镇孙林村不少村民有着这样的双重“角色”,留守妇女则是这些“角色”中的主角,她们靠着自己的双手,每天可以挣到二三十元的“外快”贴补家用。

持家挣钱两不误

“做彩灯的活儿比较容易,也不累,一天能做十几条。”一边跟记者说话,孙影一边忙着手中的工作,只见她拿着一个灯芯,粘上特制黏胶,塞进彩灯内壳,最后用放在电板上的烯胶封口,一个小彩灯就算做完了。

孙影是胡集镇孙林村的村民,孩子小的时候,她和老公一起带着孩子在外地打工,如今孩子到了读书的年龄,她就一个人带着儿子返乡了。

过了农忙时节,除了照顾孩子,她就剩下了大把的时间无事可做,看到村子里不少留守在家的妇女从事着加工彩灯的工作,孙影也加入了她们的行列。

“最重要的是这工作既不耽误照顾孩子,又能打发时间,还能赚到钱。”孙影告诉记者,加工灯泡的工作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在集镇上的厂里做,也能拿回家加工,还没有固定的工作量要求,几乎一年四季都有活干,结账时按照完成的条数计算工钱。

在孙影看来,这个活既不跟家务农活冲突,也不用担心技术问题,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就可以了。但是要制成一串彩灯,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一串彩灯由几百个小彩灯组成,而且排列的比较密集,所以做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别漏掉哪一个,以防彩灯通电后不亮。”

自在工作心满足

孙影估算了一下,农闲时从事彩灯加工每月能收入六七百元,最多的时候能挣到近千元。加上老公在外打工的收入和家里庄稼的收成,日子也算过的不错了。

在孙影抬手时,记者注意到,她的拇指和食指上的表皮有些发黑,摸上去有点发硬。孙影说,那是因为长期捻灯芯磨出的茧子,村里干这种工作的人都是这样。

“农村人哪有这么娇气啊,这比到外地打工轻松多了。”孙影微笑着,一脸轻松地说,在家里工作还能赚到钱,自己已经很满足了。

尽管挣的钱不算多,和孙影同村的孙小云对这份自由的工作也感到很满意。

“我们这里外出打工的很多,基本上家家户户的男劳力出门打工了,我们这些妇女在家闲着也无聊,大家便干起了加工彩灯的活。”孙小云说,无论挣钱多少,在照顾家里农活和孩子的同时能有个活干,大伙儿都感到很满足。

作为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电子彩灯对技术的要求并不高,但也要掌握一些注意事项和操作要领。对此,彩灯厂的技术人员经常到村子里进行面对面操作讲解,让更多的人学会制作,得到了村民的好评。

携手走上致富路

目前,胡集镇孙林村已有近百位村民从事过彩灯加工,大家靠着自身的劳动,携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胡集镇能有小彩灯加工行业,主要归功于当地的致富能手张望林。今年已经50多岁的张望林在孙林村乃至胡集镇都可以算得上是“名人”,这些年他不仅在集镇上开办了服装厂、技能培训学校,帮助村民就业,还从江浙一带引进了彩灯加工业,让留守在家的妇女足不出户就能赚到钱。

“我把江浙那边彩灯加工厂的订单拿过来,再把这些活推广到我们村里、镇里的人,让大家在农闲的时节能赚到钱。”张望林说,自己虽然走上了致富路,但看到家乡有很多富余劳动力,他便一心想着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孙林村村民孙平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加工彩灯的活之后,村里的人都高兴得不得了,以前大家聚在一起不是闲拉呱就是打牌,感觉过的一点都不充实。“现在大家都能挣到钱了,所以俺大伙儿都很感谢老张。”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能为乡亲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心里感到踏实。”这句质朴又厚重的话,张望林一直履行至今。  (海涛 锦文 海璐 文/图)

新闻推荐

旧城镇 治安保险齐参与

本报讯(韩景明 董涛)利辛县旧城镇采取三项措施推进治安保险工作。一是加强领导。该镇专门成立了社会治安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公室...

利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