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清 宋玉伦:伴随鼓声一路走来 □蒋海涛 李锦文 文/图
王学清(左)与宋玉伦在表演中。
流传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淮北大鼓,明末清初已具雏形。刚开始的时候以手鼓伴奏,用半说半唱顺口溜的形式演唱,清代中期艺人们进行了改进,用支架固定鼓位,在固定场地进行表演。
这种以唱为主、说为辅,唱腔高亢婉转,地方特色浓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语言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等特点,在亳州市利辛县深受群众喜爱。今年年初,利辛县的王学清、宋玉伦两位老人被列为省级“非遗”淮北大鼓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迎着大风练嗓
“弘扬传统唱四方,吃饭莫忘共产党,鸡鸭鱼肉很平常,柏油路、水泥路大放光芒……”在利辛县程家集文化站内,一位身着深灰色长衫的老者,正一手击鼓、一手打板,嘴里哼唱着自己编制的曲目。
老人名叫王学清,今年68岁,18岁与淮北大鼓结缘,已有50年“鼓龄”。
在王学清那个年代,几户没有像样的娱乐项目,最高级的就是露天电影,这种电影往往几个月才演一回。因此,打鼓、唱戏、说书就成了村民们最丰盛的精神食粮。王学清说,那时候村里要是来个唱大鼓的,全村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去听,热闹得很。
好听的曲调、众人的关注,再加上在当时还算不错的收入,王学清迷上了这种边走边唱的艺术。和他一样,那一时期的大批年轻人选择学习淮北大鼓。仅王学清周围,就有十几人学习唱大鼓。
今年59岁的宋玉伦,是王学清很多年的“搭档”,他也在很早前就开始学习演唱淮北大鼓,两人的师爷是师兄弟,他们也算是同门师兄弟。
“那时找师父教可没那么容易,都是上门求着,唱大鼓还得自己找时间,平时还得帮家里干活。”宋玉伦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唱大鼓的时候,王学清和宋玉伦经常到很远很远没有人的野地里,敲着鼓,练习唱腔。
“刮哪风,对着哪风唱,那就是为了练嗓子,唱大鼓没有好嗓子不行。”说起当年苦练时候的情景,王学清滔滔不绝,脸上挂着自豪的笑容。
由于长期的磨练,他们不仅有了好嗓子,还锻炼出了毅力,能做到连唱四五个小时嗓音不变。
“三年满,四年圆,跟师送唱又三年”。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王学清和宋玉伦出师了,这也意味着他们能独立演出了。
难忘昔日辉煌
和王学清志趣相投的宋玉伦,不仅是王学清最最默契的搭档,也是他最好的朋友,两人一起从六安唱到西安,还到过新疆、东北三省,几乎唱遍了大半个中国。
“每次出门的时候,都得准备不少衣服,因为这一出门,至少两个月才能回家。那时候我们大鼓艺人是走到哪,唱到哪,可抢手了!”说到这里,王学清停顿了一下,仿佛回到了乡亲们围着大鼓艺人吆喝的场面。“经常都是一场刚结束,村邻们就追着问下一场啥时候开始。”
老哥俩最值得骄傲的,是他们还一起出过专辑,“那时候的专辑还是大的唱片呢,有大盘子那么大,要在老式唱片机上才能听,现在都是影碟机、电脑了,很难再见到唱片机了。”说起往昔的辉煌,两人的眼中散发出幸福的光芒。
令老哥俩遗憾的是,两人都没有保留这张专辑,因为他们当时都认为淮北大鼓能够一直红火下去。
“一旦出师,一个人就养活一家人。”王学清说,在那个年代,大鼓艺人因为常常走南闯北,并随时把了解到的知识编成曲目,给观众讲演,因此被大家尊称为先生,很受大家尊重。
凭着一张嘴、一面鼓,王学清和宋玉伦见证了淮北大鼓辉煌的历史,并为这门艺术奉献着自己的才智。
然而,淮北大鼓热闹的场面只延续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曲艺形式丰富起来,特别是电视、电影的普及,淮北大鼓的市场开始萎缩,老艺人也逐渐减少了。
辛劳支撑理想
“很多人都转行了,利辛唱大鼓的从最多时候的300人减少到70来人,现在经常唱的,一把手就能数过来。”宋玉伦说,自己也曾外出打过工,但对淮北大鼓的热爱却一直没变。
外出打工的日子里,无论去哪,他都会背上自己的大鼓,闲暇时,就会支起鼓架,拿起手板,纵情地唱上一段。
“老艺人逐渐减少,年轻人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学了。”王学清说,他们也准备收徒弟传授这项技艺,但很长时间没有人前来报名。
为了不让淮北大鼓的声音在利辛消失,两人现在又都回到家乡,背起大鼓穿梭在各个村落之间进行演出。因演出几乎没有收入,自己还要排演、制作演出服,加上路费等花销,为了生计,王学清和宋玉伦常常白天排演,晚上出去蹬三轮,靠着拉人挣钱维持着生活。
“大鼓是我们生命的支撑,传承大鼓这门艺术是我们的理想,只要能让这个艺术传下去,就没啥委屈的。”王学清和宋玉伦在不断学习,创新内容,让节目更贴近现在的生活。
“科学种田威力大,优良品种进市场;农村实现机械化,年年丰收喜洋洋……”不善言辞的王学清,用略带沙哑却格外高亢的嗓音,演唱着他们新编排的曲目。
如今,已经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淮北大鼓,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这让老哥俩看到了淮北大鼓在利辛“后继有人”的希望,作为这项“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王学清和宋玉伦表示,如果有年轻人愿意学,他们就免费教,不能让这门艺术失传。
对话:让古老艺术永远流传
记者:从青春年少到今天满头银发,您都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对大鼓的热忱,这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支撑您?
王学清:就是一种信仰吧。小的时候每次听大鼓先生说书,总觉得在他们肚子里有说不完的故事和知识,比私塾的先生还厉害,既会讲又会唱。稍微长大点就开始拜师学艺,越唱就越痴迷,然后就一直唱到现在,虽然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大鼓书不感兴趣了,但在我们老一辈人心里,大鼓仍然是一种神圣的艺术。
记者:经济的困窘,让您想过放弃吗?
王学清:困难的时候想过要再多找条出路,但淮北大鼓对于我们打鼓人来说就是命根子,已经融入血液里了,又怎么能放弃呢。多找条出路,也是为了给继续唱大鼓做支持。
记者:淮北大鼓给您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王学清:是经历和内心的升华。我们大鼓书除了唱些历史、人物故事外,还会自己编唱歌颂当前好气象的台词,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会带着积极的心态去唱书,唱着唱着,心里也亮堂了。
记者:刚才看您和宋玉伦老先生边说边笑,遇到什么高兴事了吗?
王学清:最近我们县里的文化站和程家集艺术团,准备帮我们联系学校,让我们有空的时候可以去教学生大鼓书,当做学生们的课外音乐班。我们是免费的,只要有人愿意学就好。
记者:您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王学清:让这个古老的艺术一直流传下去吧。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丁保峰 温剑)近日,利辛县巩店镇丁寨村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成立,这也是该县首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标志着全镇中药材产业向专业化、组织化方向发展。 ...
利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