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市集的传说 □朱海东

亳州新报 2011-02-09 02:13 大字

王市集位于利辛县城西北十五公里处,是个千年古镇。5000多集镇居民中,共分为朱马两家。但这个集多少年来,却被人叫作王市集,你道是为何?

这个集何时兴起,已无典籍可查。反正从集镇兴起之日起,就有朱马两家。两家不仅人数差不多,经济实力也难分上下,真正叫势均力敌。朱家实力雄厚,想把集名叫作朱集;马家财大气粗,欲把集名叫作马集。两家争执不休,互不相让,官司打到县衙,县太爷问明情况后,一锤定音:就叫朱马集。

从此,集镇有了名字,但两家却结下冤仇。后来,两家又因为田地边子大动干戈。经官动府后,两家又被各打五十大板。从此,两家冤仇更是加深。一街相处,互为邻里,虽鸡犬之声相闻,但却形同陌路。有人编成顺口溜说道:“朱马朱马,两家仇大,儿女不通婚,大人不说话。”

有一年,朱家娶了个王姓新媳妇。这新媳妇王氏女,不仅模样可人,更可贵的是温柔、善良、贤惠。她尊老爱幼,对于街上大人小孩,不论姓朱还是姓马,她都以礼相待,热情有加。对于朱马两家素有的恩恩怨怨,她早有耳闻,为化解两家的恩怨,她不顾丈夫的反对,一次次奔波于两家族长家,劝解朱马两家冰释前嫌,化干戈为玉帛。

王氏女出身于医生和武术世家,耳濡目染,懂得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加之父亲的精心调教,学到了一手精湛的医疗技术。凡集上朱马两家,不管谁家大人小孩有病,她得到消息后,不请自到,手到病除。在行医的同时,她不忘做化解恩怨、促进和睦的工作。工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精心调处下,朱马两家的冤仇化解了许多。

有一次,马家族长生了重病。这马家族长与王氏女的公公一家有几辈人的仇恨。王氏女要为其上门治病,首先遭到了她公爹的反对。王氏女就说:“爹,冤可解而不可结,人老几辈的冤仇到我们这辈人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再说,我是个行医的人,在我的眼里,只有病人,而没有仇人。”

马家族长是个60多岁的老人了,由于年迈体弱,多年来卧病在床,吃喝拉撒睡全靠儿女们侍候。常言说,床前百日无孝子,更何况这是常年卧床。所以马家族长的儿女们对他的照顾就不是那么周到。王氏女到马家后,一方面为其精心治疗疾病,一方面对他的饮食起居也给予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

在王氏女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马家族长很快恢复了健康。他对王氏女感激涕零,并把她认作干闺女。不几日,他提着礼品来到朱家,向王氏女公爹赔礼道歉,两家从此握手言和。

后来,又发生了王氏女怒打混混一事。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马家有个后生,一次醉酒出言不慎,得罪了一帮小混混,这帮小混混又勾结了一些地痞流氓,雄赳赳打上门来,欲找马家后生一决高低。马家一见来了这么多气势汹汹之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王氏女见状挺身而出,劝前来寻衅滋事的混混们以和为贵,少惹是生非。

混混们见王氏女容貌俏丽,又能说会道,遂心生歹念,围上来调戏取笑她:“哎哟,这小妮子长得好漂亮呀,不过,听说你是朱家的媳妇,啥时候又变为马家的媳妇了。”王氏女道:“朱家马家都是一家,你们欺负马家就等于欺负朱家。”一混混头走上前来,指着王氏女道:“本爷爷不仅欺负马家人,今天还要欺负欺负你。来人,给我把这个小娘们带回去,让爷爷好好尝尝鲜。”七八个混混七手八脚上去就拉王氏女。

只见王氏女怒从心头起,甩开拳脚,向这帮混混们打去,只三拳两脚,便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哭爹喊娘。其他混混一个个落荒而逃。

王氏女的义举,深深地打动和感动了马家人。他们认为王氏媳妇是个心胸博大、侠肝义胆的奇女子。从此,两家开始尽释前嫌,友好相处了起来,两家儿女们也开始通婚了,全集亲密得像是一家人。为了使这种关系永远保持下去,朱马两家一致推举王氏女为集头,遂把朱马集改名为王氏集。

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清朝兵部侍郎周天爵率清兵进驻该集剿捻,他嫌王氏集不好听,就把它改名为王市集。这就是王市集的来历。

新闻推荐

小李集的传说 □朱海东

利辛县有个集镇叫小李集,它原是永兴镇政府的所在地。后来,永兴镇政府搬到距濉阜铁路较近的地方,小李集才日渐冷落和萧条起来。但作为一个集镇,它仍然存在着,且有着两个名字,既叫永兴集,也叫小李集。...

利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辛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