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改,让医疗回归公益轨道
中央新闻媒体考察团聚焦亳州市的基层医改工作
今年9月1日起,药品零差率销售在亳州市全面实施,这标志着亳州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以下简称基层医改)全面推开,政府设立的基层医药卫生机构正逐步回归公益性。从今年1月1日谯城“试水”,到基层医改全面推行,药品价格比改革前平均下降30%左右,旧有的“以药补医”现象被彻底打破,药品逐步回归到治病的功能,而医务人员则做回看病、防病的角色。曾被看做基层最为尖锐关系之一的“医患关系”,正通过基层医改架起的这座“连心桥”走向和谐。
□本报记者 任雷
“老病号”不怕看病了
冬日的午后,利辛县江集卫生院内,刚刚挂过吊水的67岁老人江会然,正坐在走廊里临时添加的病床上和医生聊着自己的病情。当被问及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好处时,老人一下就来了精神。
“药品零差率销售太好了,像我这样的老病号,真正得了实惠,享了福。”江会然乐呵呵地说,自从17年前他被查出患有冠心病和慢性支气管炎后,就不得不三天两头的到医院看病,而如今随着年龄的增大,犯病的时候更多了,现在平均每半个月就得在医院挂一回吊水。
江会然告诉记者,没有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之前,他平均每个月要花费医药费近千元,除去“新农合”报销的50%之外,他还要负担近500元的医药费,而这些钱几乎是他和老伴的全部收入。“我不能干活,每个月就靠160元的低保金,加上老伴每个月打扫卫生的600元,也就够我看病的。”
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实施,让江会然老人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江会然说,最近两个月,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看病吊水,但明显感到治疗费便宜了很多。如今,他每月的治疗费用在600元左右,除去报销的一半外,他本人只要支付约300元医药费。而这些钱足以补贴老两口一月的生活开支。“(治疗)价钱虽然便宜了,但疗效一点也不差,我觉得比过去效果还好呢。”
药品零差率销售作为基层医改的突破口,一出台就立刻迎来患者的一片叫好声。2010年1月1日零时起,谯城区基层医疗机构率先“试水”药物零差率销售,平均每天为群众节省医药费2.6万元。9月1日起,三县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比改革前平均下降30%左右,群众看病就医得到了空前的实惠。
“新医患”相处和谐了
“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患者高兴;医护人员工资由财政拨付,医生安心;两者都成了改革的受益者,不再成为对立的双方,一度紧张的旧的医患关系得到了化解,新的和谐的医患关系正在不断重写。”市医改办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事实也的确如此。
江集卫生院内科医生潘辉至今还记得医改前他接诊一位醉酒病人的经历。
“挂了几瓶吊水,我们向他收40元的费用,这人张嘴就骂,说喝醉酒挂个水要40元,你们医生就是抢钱。”潘辉告诉记者,医改前,医生的收入直接与业务挂钩,药品的价格按照规定也大都要上涨20%—30%,因此很多患者都主观地认为,治病的钱都进了医生的腰包,因此对医护人员就怀有敌意,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紧张的医患关系。而随着基层医改的推进,其所在的卫生院不仅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还免除了原有的处方费,一个病人每次看病仅此一项就可以节约5元钱。
“医生、护士对我这个老病号原来就不错,现在更是没话说,都跟自己家里人一样。”患者江会然说,他几次发病被送到卫生院治疗,当时都是分文未带,值班医生都是二话不说先治病。
“服务好病人本来就是我们的职责,现在更直接和我们的收入挂钩,所以服务态度当然要好上加好了。”双沟中心卫生院护士杨春梅说。
“病人负担轻了,心情自然好了;医生现在都有了财政保障,心里也是高兴,你说俩乐呵的人咋能闹别扭?”潘辉笑着说。
医护员干劲更大了
一大早,谯城区双沟镇中心卫生院内科医生王永红的诊室内已经挤满了患者,将近中午时,排队的病人还有五六个。他说:“自从改革后,每个月工资有了财政保障,加上绩效工资,比原来涨了不少,养老也有了保障,心里踏实了,干工作也更有劲了。”
“改革后,次均门诊费用降了近一半,人数上升了30%左右,今年1至9月的收入达到320万元,比改革前同比增加10%左右。”院长卞德平说,基层医改前,该卫生院共有职工81人,通过对全体人员进行摸底排查、定编、设岗、申报、人员竞聘上岗和人员分流等工作,医改后最终上岗人数为54人。通过医改,原来一些没有学历和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或分流或提前退休,现在上岗的人都是中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卫生院医护人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服务能力也不断提升。
“医疗改革后,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我们的工资待遇和福利都明显提高了,工作积极性明显增加。”内科医生郭景涛告诉记者,他们的绩效工资现在还直接跟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挂钩,服务态度不好绩效工资就会减少,因此患者的满意度也成了医护人员绩效的一个考核标准,而在医改之前,对患者的态度只和医德相关。
作为全省基层医改试点之一,谯城区在“试水”药品零差价销售,让患者得实惠的同时,根据本地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先定编定岗,后竞争上岗;先解决自愿离岗人员,后解决竞争上岗人员;先解决编内人员,后解决编外人员;先解决有资格人员,后解决没有资格人员;先解决上岗问题,后解决分流问题;先把政策交给大家,后进行操作;先入轨,后完善”的“七先七后”人事制度改革基本原则,使得原有的基层医务人员各得其所,人心稳定;而通过不断改善重新竞聘上岗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管理更上水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富华苏超)为落实公务员培训规划,提高公务员能力,利辛县委党校共进行23期公务员培训,有2700多名公务员接受轮训。培训方式有校内教学和校外送教两种形式,灵活多样地解决参训学员较多...
利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辛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