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温暖 见证城市文明力量

滨州日报 2019-09-03 09:29 大字

灾难是一面镜子。

当特大洪水袭来,在邹平,“最美逆行者”不仅有广大党员干部、公安民警、武警官兵、消防战士,还有志愿者、普通市民。

你拿点米,他拾把柴,我添点火……从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团体到个人,纷纷以不同形式驰援。每一个人,都为能参与到这场抢险救灾战斗中而安心。

在被洪水围困的企业、村庄,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每一个生命都被温柔以待,爱与温暖抹去了人们心中的惊慌与不安,汇聚成建设更加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全城志愿,懂受灾群众冷暖

暴雨倾盆,洪水肆虐,邹平市128个村7.9万名群众被紧急转移,其中5万余名群众被集中安置。

暂时离开家园,他们能否吃好穿暖,心中是否愁肠百结……此刻,受灾群众的冷暖被无数人深深牵挂。

终于,安置点急需志愿者的消息传来。

犹如听到集结号,邹平市四面八方的志愿者纷纷冒雨赶到。协调安置群众,运送救灾物资,做好饭菜、分餐到人,医疗服务、卫生消毒,与群众谈心、安抚情绪……一抹抹流动的“志愿红”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各个被需要的场合。

志愿者们大多来自不同团队,也有附近的村干部、村民,放假的老师、学生……

尚书伏生志愿服务队成立5人指挥中心,根据灾情合理安排、协调人员。“总指挥”王树东不顾自己的萝卜种植基地被淹,损失上百万元,连续奔波在各个安置点,并为受灾群众捐赠2000余桶大桶水。

高新街道东崔村党支部书记崔太军连续多日坚守高新小学安置点,负责分发物资、维持安全。负责安置点后勤保障的高振亮是该校老师,安置点一成立,他就放弃休假赶来帮忙。志愿者张慧君克服身体不适,带着4岁的女儿坚持志愿服务,待救灾结束才去济南做了手术……

从清晨六点到晚上八点乃至深夜,每天,他们冒着汽车熄火的风险在风雨中跋涉,在安置点忙到脚不沾地。而有时,忙碌了一天,来不及休息片刻,还会接到一些紧急“任务”。

8月13日,邹平市志愿者协会接到应急部门“求援”——山东省滨州市应急救援部门调配一批物资,晚上到达,需人员前去搬运。“7点左右下达通知,不到俩小时,80余名志愿者准时到达集合点,一直忙到凌晨两点,第二天一早他们还要赶去安置点服务。”邹平市志愿者协会会长靳林林介绍。

没有报酬、没有强制,是什么让这些志愿者们不辞辛苦、甘之若饴?或许尚书伏生志愿者、邹平实验中学教师王慧的回答能代表多数志愿者的心声。

从事志愿服务的日子里,王慧真切地感受到,所有在场的志愿者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相反,每个人心里都暖暖的,因为正能量的传递而安心,因为看到受灾群众的笑容而满足。“能为父老乡亲们渡过难关尽一份力,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而自己仅仅是做了一点点该做的事”。她说。

而在此次抗洪抢险中,邹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致力于打造的“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络切实发挥了强大作用。

去年8月份“中心”成立以来,创新性地在镇、村开展五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站)评选,在市直各单位开展文明实践结对共建,调动起各个层面的志愿服务积极性。

“我们的数据库涵盖13万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同时通过高效的信息畅通机制,知道哪里受灾群众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并及时发布,从而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优、有序调配。”邹平市委宣传部副主任科员刘雪梅介绍。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抗洪抢险中,邹平全市赶赴受灾地区开展志愿服务志愿者达三万余人次。各志愿服务队结合自身特长,开展救灾慰问、专业救援、环境卫生、网络文明传播等志愿服务,成为这个初秋最温暖的底色!

爱满梁邹,穿越洪水直抵心间

洪灾何所惧,危难见真情。在长山、高新、焦桥等镇街各个安置点,记者采访时看到,方便面、矿泉水、小面包、牛奶、棉被等各种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都是大批量有序摆放。

而这些物资绝大部分由爱心企业、单位和个人捐赠。

灾情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深深植根“泥土”的爱与温暖肆意绽放!

长山镇一家面包店女老板连夜烘焙出百余个面包,领着俩女儿赶到安置点,把热乎乎的面包送到群众手中。70多岁的“爱心小屋”志愿队队长王琴带领20多名志愿者,来到高新小学,送来热包子等食品以及衣服、被子。喜客来快餐店老板刘昌刚用保温桶装上热汤热饭,连续三天送到安置点、救援官兵面前。在安置点附近的居民,有的干脆把带着幼儿的受灾群众叫到自己家中暂住。

……

随着灾情的变化,安置点受灾群众急需物资由最初的应急食品到消毒液、脸盆、拖鞋、毛巾、蚊香、香皂、卫生纸、被褥以及菜、肉等物品。

“群众急需什么,我们就送去什么。”这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做出的郑重承诺!

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纷纷行动起来。邹平统一战线全员发动救灾抗洪,累计捐款捐物70余万元。邹平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累计捐款捐物30余万元。邹平市妇联发动爱心企业、个人及时送上应急物资的同时,积极对接滨州市妇联、市女企协捐赠1400条被褥、100条地毯、500个脸盆、1000条毛巾,连夜送达受灾群众安置点。邹平市中医院捐助100箱方便面、200箱矿泉水、50套棉被及部分药品,新东方邹平新华书店服务中心捐助价值3000元的消毒液、蚊香、脸盆、毛巾等物品,沪滨爱尔眼科医院捐助100箱方便面、80床被褥及部分消毒用品,惠民八方薯业捐赠2650公斤洋葱、土豆,华纺股份捐赠价值96万元的衣物、被褥……

在外的邹平籍、滨州籍人员,外地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志愿者也纷纷为滨州、为邹平的抗洪救灾奉献爱心,捐款捐物。截至9月2日,邹平市慈善总会已收到捐款捐物合计477.65万元。

台风远去,洪水退却。但爱心企业、单位、个人的捐款捐物还在持续……一笔笔来自四面八方的捐助,汇聚成爱的海洋,为受灾群众灾后重建提供坚强的物质支撑。

守望相助,“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

守望相助,这一乡土中国绵延数千年的生活方式和朴素情感,在这场特大洪灾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诠释。

8月14日至19日,九户镇三批排涝服务队共53人,带上抽水设备共39台,先后赶赴受灾严重的长山镇参与排涝。他们中年龄最小的50岁,最大的已有70岁,其中村支书7位。

这是一场跨越百里、来自兄弟镇街最基层干部群众的自发增援。

与九户镇同时行动的还有码头镇和台子镇。两镇位于邹平最西北部,属于沿黄镇,低洼地带多,自身排涝任务也很重。而得知长山镇急需支援后,当地干部群众都没有丝毫犹豫。

暴雨过后的天气依然闷热,但服务队成员坚守抗灾排涝第一线,不分昼夜,辗转作战,脚泡得泛白脱皮,腰累得直不起身,仍然咬牙坚持。

在驰援长山镇排涝服务队中有一名特殊成员——成望福,是码头镇成集村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此次行动,他不但主动报名参加,而且凭多年干农活经验,涉积水、察灾情、为制订排涝方案出谋划策,以感恩之心将党委政府带给他的“温暖”传递给其他困难群众,书写自己的“初心”。

邹平特大洪灾中,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其专业、专注、责任,置身危险之境,书写“最美逆行”!

8月11日至14日,累计出动救援6次,出勤110人次,救援时长43小时,解救受困急难群众180余人。

这是邹平市城际救援队队长刘刚和他的队友们汗水夹杂着泥水,拼出的“战果”!面对来势汹汹的洪灾,救援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20名专业救援队员,全时备勤救援,将冲进河道的轿车和人员救出水面,把被水围困站在车顶求救或者抱树求生的司乘人员及路人带到安全地带……在此过程中,有的队员连续出队36小时没有合眼。

一枝一叶的浮沉,映照一座城市的精神。一场百年不遇洪水,考验了邹平,也让植根大地的向上、向善力量生长绽放,书写出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生动篇章,见证着城市文明的温度!

新闻推荐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滨州分行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债权转让通知暨债务催收联合公告告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债务人邹平齐星工业铝材有限公司邹平齐星工业铝材有限...

邹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