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董村: 抗倭名将出生地文官却把战功显

鲁北晚报 2016-11-14 00:00 大字

■董吉林老人向记者讲述董邦政抗倭的故事 ■董琦墓龟驮双龙石刻碑 ■大董村航拍图

□晚报记者 张迎宾  马光涛  李  林

“董邦政就是大董村人啊。”大董村69岁的董吉林(洪恩)听到记者打听董邦政,一边抱出一摞书籍,一边兴奋地告诉记者:“要说董邦政,就要先说说这董琦墓。”

原来,在大董村东北角处,有一尊高为2.88米座落于南北方向的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的龟驮双龙石刻碑,此碑距今已有461年的历史。碑座是一只石刻圆形的乌龟(高0.31米、长1.60米、宽0.85米)。中间为碑身(高1.75米、宽0.75米),碑身上刻有从右到左精美的19行竖体字碑铭(文),记录了墓碑主人为官清正廉洁的一生,碑文的作者是丁汝夔(沾化县人、先后任山西布政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碑文上刻有:“晚生沾化丁汝夔拱文”字样。立碑人及时间,碑文上刻有:“嘉靖二十六年岁次丁未阳日吉旦赐进士弟文林郎阳信县知县晚生大梁张裎立石登仕郎主。”盘有双龙的碑头(高0.82米、宽0.80米),碑头正面中间刻有从右到左竖写精美的四行“明河南布政使司右参议东楼墓尚墓志”16个大字。

据村民介绍,现在见到的墓碑是2000年清明节在原址上重立的。“文革”期间,墓碑被全部推倒,随后几年,有人把石碑弄到家中,当了石桌,还有的把碑座垒在门前,当了奠基石。而董琦墓也只是董琦的衣冠冢,并没有董琦的尸骨。

董吉林从一个文件袋中拿出了一摞复印纸,“这是《董氏谱序原本》的复印件,我眼花看不清,你自己看吧。”记者接过《董氏谱序原本》复印件翻看,上面记载,董氏始祖名为董福,于宋庆历年间迁居黑潦坡(即今水落坡),到二世时迁于大董家庄。“当时祖坟就在水落坡正南三华里处。”董吉林说,“董琦自幼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少年立志‘视天下事无不可为。\’做官后,‘干国事如家事,视百姓如己子。\’而董邦政就是董琦的次子。”

在另一本名为《董邦政 抗倭御虏的民族英雄》的书中,对董邦政抗倭的生平有着详细的记载:董琦的治学理政节度,对其子董邦政影响极深,董邦政在任六合县令和后来在上海平倭时显露,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他一生更是充满传奇色彩:少负大志却屡试不第;本是文官却战功赫赫;名重一时后人却少知。

少年董邦政“天资英敏,为文不落蹊径”(《阳信董氏族谱》),在县学里考试,屡屡拔得头筹。然而造化弄人,聪明好学、学兼文武的董邦政却没有走上一条读书做官的坦途,他在科举考场上屡屡失利,直到1549年才被推荐赴京“省试”,拔为贡生。同年底,董邦政被任命为应天府六合县知县,开始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宦游生涯。

1550年4月,董邦政到达六合上任。六合紧临南京,背靠长江,是当时南北水路要冲。当时的六合经济凋敝、治安混乱,打击匪寇成为董邦政上任后的一项主要任务。

对六合境内的匪寇,董邦政采取了抚剿并重的策略:对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小农,采取招抚政策;对那些恶贯满盈的惯匪则坚决予以打击。到任不久,董邦政带少量兵丁在瓜埠(六和地名)巡江,“江贼”乘五艘大船掩杀过来,气焰十分嚣张。随从官兵都惊惧不已,董邦政则从容镇定,与一名老家人驾一叶扁舟,奋勇而上。但见“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十余名江匪应弦而倒。老家人也“且骂且射”,表现十分勇敢,江寇见势败退。董邦政第一次剿匪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六合的匪患从此慢慢消失了。

新闻推荐

张集村: 毛岸英在阳信生活的地理坐标

■宋安亭(左)向记者讲述毛岸英的故事■张氏家谱■张集村鸟瞰图□晚报记者张迎宾实习生苏勇鹏通讯员张涛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记者一行又来到了张古风村(该村无外姓,为同祖同宗)。该村70岁的张金和老人向记...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