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70家企业“一对一”帮扶70个贫困村贫困村、贫困户获帮扶的同时,各企业也以此为机遇开拓转型发展新路子
本报通讯员 周伟 林世军
“以前村里浇地真是麻烦事,农田离水源远,妇女、老人浇不了地,而且每家每户都要置办浇地设备,重复投资,一句话,费时费力费钱费心。”阳信县金阳街道十里堡村支书王新明说,“幸亏东进餐具与俺村结对帮扶,投资建设新型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资金已经到位,马上开工。”
俗话说,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农田灌溉对农业生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这又直接影响着包括贫困户在内农户的家庭收入。据了解,东进餐具(阳信)有限公司在全县企业扶贫行动座谈会召开后,第一时间深入十里堡村,详细了解该村和贫困户需求,现场就确定了具体的对口支援帮扶项目。
该公司财务总监张永华介绍说,东进餐具已经拨付15万元,用于十里堡村节水灌溉农田设施建设,让村民特别是贫困群众早受益多收入。“12户贫困户将免费用电浇地,村‘两委\’早已达成共识。”王新明说。
除了出资帮扶建设节水灌溉系统,东进餐具还送给十里堡村还有三份“厚礼”——投资2万多元为村里安装上了治安监控系统;东进餐具食堂优先购买村里10户贫困户种植的蔬菜;优先录用村里2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东进餐具结对帮扶十里堡村是阳信县开展企业扶贫行动,70家企业“一对一”对口帮扶70个贫困村的缩影。
开展“企业扶贫行动”,号召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阳信县始终坚持把精准脱贫攻坚放在突出位置,特别重视企业在扶贫开发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创新扶贫协作长效机制,形成了政府、企业、贫困户“三位一体”帮扶格局。根据部门和行业特点,成立了企业帮村扶贫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出台《关于开展“企业扶贫行动”的实施意见》,确定企业扶持与内生动力相结合、“治贫治心”与“扶贫扶智”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难点突破相结合的实施原则。
该县还邀请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工商联执委等多次召开面对面恳谈会,倡导企业积极参与扶贫攻坚行动。各乡镇(街道)把企业***行动纳入当地脱贫攻坚的整体规划,第一时间提供贫困村的相关情况,指导编制帮扶项目规划,协调整合扶贫资金,协调解决企业在帮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县扶贫办认真梳理企业参与***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取得帮扶实效的企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快相关政策落实。宣传部门则加大对“企业扶贫行动”开展情况的宣传力度,推出一批帮扶先进典型,总结一批扶贫脱贫的成功案例,使参与行动、贡献突出的企业在社会上受尊重,在事业上有发展,营造“扶贫济困崇德向善”社会氛围。
70家企业“一对一”帮扶70个贫困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各帮扶企业积极响应全县“企业扶贫行动”号召,深入贫困村调查摸底,及时制订帮扶方案,落实帮扶措施。
70家企业“一对一”帮扶70个贫困村,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企业投资建设村“两委”办公室,有的帮助改善基础设施,有的协助农民培植致富产业,有的吸纳农民到企业打工。
山东借箭牛业发展有限公司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到公司务工,还捐资20万元建设了大营村幸福院,可供20个贫困老人居住生活。
温店镇大营、小营、高浪头、北蔡等4个贫困村利用上级扶贫帮扶资金116万元购买了基础母牛150头,交由阳信大营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托管并入股,合作社保证每个贫困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最低29000元,力争3年内实现整体脱贫。
阳信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在洋湖乡八里泊村、西郝村流转土地5000亩,作为“粮改饲”专用全株青贮玉米种植基地,基地受益贫困户45户、贫困人口68人,贫困人口人均净收益1000元。该公司安置贫困人口12人到“粮改饲”种植基地从事除草、打药、施肥、浇地等农田管理活动,贫困人口每年人均增收3500元;与种植户签订《玉米秸秆收贮协议》,按每吨高于市场价30元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玉米秸秆,帮助贫困人口15人人均增收110余元;在玉米收割、粉碎、贮藏等农忙时节雇佣贫困人口16人到企业短期务工,实现人均增收1800元。
该县还有多家企业与贫困村签订帮扶协议,在村里投资建设了手工艺品、假发等代加工车间,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脱贫。
“企业家应站在前瞻性、战略性的高度,抢抓扶贫攻坚这一机遇,在助力***的过程中,为企业转型发展开拓新路子,实现‘村民得实惠,企业得发展\’的双赢局面。”东进餐具总经理钱君萍说出了阳信县企业家们的心声。
新闻推荐
青海海北州首批牦牛藏羊到达阳信拉开了海北州“千牛万羊”进山东的帷幕
本报阳信讯(通讯员李剑桥张勇报道)经过40多个小时近22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100头牦牛、1000只藏羊从青海海北州祁连县启程,11月7日早晨乘长途车到达阳信县借剑牛业公司,拉开了海北州“千牛万羊”进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