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书记”齐使劲 要把洼里赵拉出贫困线
本报记者 管林忠 本报通讯员 孙海轮 李雅芹
“洼里赵,洼里赵,十年下雨九年涝。”
洼里赵村198户、638口人,是阳信县水落坡镇的一个普通村庄。水落坡自古就以地势低洼、易水涝成灾而出名,而洼里赵村更是水落坡镇地势最洼的村庄之一,虽然人均耕地面积较多,但由于涝灾,常常每年粮食只有一季收成。2014年洼里赵村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
扶贫机遇纵然好,选好班子更重要。2014年村“两委”换届,赵延民这位在外经商多年的能人被请回村,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新的村“两委”班子上任伊始,就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会议集民智、谋良方。大家一致认为:洼里赵村必须抓住国家扶贫这一机遇,谋求外援,争取政策,让村庄大变样。在这样的氛围中,2015年初,山东科技大学派驻“第一书记”郭加书进村了。
两个“书记”都有改变穷村面貌的强烈愿望和事业心,两人一拍即合,于是一系列好戏相继上演——
积极争取资金120余万元,先进行了村庄环境整治,对村内四纵三横主干道重新铺设沥青油面,新修村外南、北、西三面围村路,彻底清理了村内“三大堆”,衬砌沿路排水沟,修建了占地500平方米健身广场,建设了“乡村磨坊”“土炕人家”等文化设施,发展乡村旅游。同时,投资54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的精品幸福院,解决了村内5个贫困户入住和本村60岁以上老年人集中活动、集中养老的问题。
为解决好本村5328亩土地涝洼不收的问题,洼里赵村抓住省派“第一书记”所带来的扶贫政策机遇,积极申报并实施了投资750万元的国家土地整理项目。项目新建主要机耕路3.5公里并全部实现水泥硬化,清淤32.7公里,衬砌渠道12公里,配套相应建筑物77座。项目的实施最大程度上确保实现旱能浇和涝能排,每亩地年可新增收200余元。
洼里赵地多,农作物秸秆也多。该村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00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的厂房,并与青岛中森生物质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以秸秆、锯末等为原料生产新型无害化生物燃料,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扶贫项目,不但解决了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问题,同时每亩农田还可增加收入150元。
***,贵在精准。全村17个贫困户、贫困人口27人,大部分是因病或者劳动能力不强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洼里赵村积极引进阳信顺工工艺品公司并签订帮扶协议,充分利用省扶贫资金30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代加工车间,吸收了本村及周边村庄32个贫困户进厂务工。针对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和老年人,公司采取送技术、送原料到家和上门收购的方式,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5000余元。立足水落坡镇古旧家具产业这一资源优势,在山东科技大学的帮助下,洼里赵村建立了“e达通”电子商务信息平台,通过培训,帮助贫困户在网上开店,通过出售古玩和手工艺品增加收入。
该村还充分利用村办公场所、代加工车间等集体建筑的房顶空间,建设了26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年可发电4.8万千瓦时,帮助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为村集体增收1.6万元。
“两个书记一台戏,发展步入新天地。”不到两年时间,在新任村支书的带领下,在省派“第一书记”的帮助下,洼里赵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蜕变成蝶,振翅起飞。
新闻推荐
本报阳信讯(通讯员于荣征报道)近年来,阳信县审计局注重审计文化建设,在思想建设、文体建设、廉政建设方面抓落实,激发了审计人员身上的正能量。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该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