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昌阳信腊月二十一是阳信县城的集日和腊月二十六的
□邱海昌(阳信)
腊月二十一,是阳信县城的集日,和腊月二十六的那个集日一样,被乡亲们称作“年集”。
和平日的集日相比,年集有三个特点,一是人多挤;二是物价高;三是时间长。早晨7点散步时,就看到街道上挤满了抢占摊位的商家;等到上午十点多和妻子赶集时,集市上更是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叉满街道,让人赶到比大城市里的车堵还要堵,想挪动一步都难。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甚至那些平日不常见的老太太们也拄着拐杖夹杂其中。
年集上,鞋袜衣帽、针头线脑等小百货一应俱全;红枣、核桃、山药等眼花缭乱;碗筷、笊篱、扫把,百货杂陈;油、盐、酱、醋和各种调味品应有尽有;烟酒、糖茶、水果、花生等副食琳琅满目;油条、麻花、叫不上名的小吃等香气扑鼻……布衣鞋帽、水产海货、瓜果梨桃、猪羊牛肉,摆了好几里地长。到处是小贩的叫卖声,熟人间的问候声。不过,一些日用食品类价格也明显提高了,上个集上还是26元一斤的虾,这个集上涨到了30元;往年4元钱一斤的红枣更是涨到了16元。
赶年集,赶年集,关键在“赶”上。大年将到,人们总要备些年货,或待客,或自用;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刚刚回家,更要把腰包里的那些血汗钱换成必要的商品,送给老人、晚辈或朋友,以示衣锦还乡,讨个欢喜……而赶年集的人中更多的是在瞎逛,在嘈杂的集市上挤来挤去,凑凑热闹;感受浓浓的乡情、温馨的年味;去看看物价比平时贵了多少,增添些闲时聊天的话题;在拥挤的人群中体验那过年的味道。
乡亲们就是借助这种方式,不仅赶出吉祥喜庆,还要赶出新生活。此时此刻,不论是乡下人还是城里人,不论是东村的还是西庄的,不论是男人们还是女人们,不论是年老的还是年幼的,大家都挤在同一个集市上,不分你富我穷,人人脸上都挂满笑容,比平日里可亲和多了,即使我踩了你一脚,你碰了我一下,也不会引起争吵。
在年集上挤着走着赶着,便不由想起了小时候赶年集的情形。老家大邱村离县城四十多里地,阳信的年集是赶不成的,要赶集就到离村二里地的公社驻地小桑街,那里逢阴历的二、七赶集。
虽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家日子过的很艰难,“娃娃盼过年,大人怕花钱”。但到过年前,父母还是会变戏法似的给我几角零花钱。于是,我就紧紧攥着那几个小钱去赶年集。年货是不需要我办的,唯一关心的就是“鞭市”。那时乡下的鞭炮品种单一,远没有现在的多,更没有烟花。但能在过年时亲手点几个鞭炮,就感觉是最开心的事;要是能放几个“二起脚”,更会自豪的不得了。至今还记得,那时的鞭炮虽然合不上一分钱一响,但一年中最多也就是买个百、八十响,而“二起脚”因为价格高,那是舍不得买的。
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和小时候相比,几乎是是天天过年。但却感到乐趣越来越少,那浓浓的年味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就像那欢快的童年有去无回,只是每到年前,耳边多出的那一阵阵声声脆耳的鞭炮声让自己感叹:唉!又长了一岁啊!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郭 笑通 讯 员 建鹏 赵 剑本报阳信讯 春节假期里,很多市民都忙着走亲访友。而家住阳信县幸福小区的张女...
阳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