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桌、门前奠基石原是珍贵文物 大董村重立明朝清官董琦墓碑
□通讯员 赵文岐 邱胜岩
本报阳信讯 日前,笔者在阳信县商店镇大董村东北角处,发现消失多年的明朝清官董琦墓碑又重现在人们眼前。这尊碑高为2.88米,座落南北方向,是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的龟驮双龙石刻碑。此碑距今已有463年的历史。碑头刻有“明河南布政使司右参议东楼墓尚墓志”。这尊碑的主人就是明成化九年(1472年)出生于该村的董琦,先后历任多种官职,为人秉性耿直,不畏权贵,一生历尽坎坷。
村支书董书岭告诉笔者,现在见到的墓碑是在原址上重立的。“文革”期间,红卫兵们将墓碑全部推倒,随后几年,有人把碑身弄到家中,当了石桌,还有的把碑座垒在门前,当了奠基石。董书岭认为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历史遗物,谁也无权占为已有。他积极征求群众意见,做通收藏户的工作,村中群众积极响应,都义务出工,将分散在各户中的碑座、碑身、碑头重新挖(抬)出来,将龟驮碑重新立于董琦墓之上,立碑之日,村里不少人还拿出鞭炮来以示庆祝。
碑座是一只石刻圆形的乌龟(高0.31米、长1.60米、宽0.85米)。中间为碑身(高1.75米、宽0.75米),碑身上刻有从右到左精美的19行竖体字碑铭(文),记录了墓碑主人为官清正廉洁的一生,碑文的作者是丁汝夔(沾化县人、先后任山西布政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碑文上刻有:晚生沾化丁汝夔拱文。立碑人及时间,碑文上刻有:嘉靖二十六年岁次丁未阳日吉旦赐进士弟文林郎阳信县知县晚生大梁张裎立石登仕郎主。盘有双龙的碑头(高0.82米、宽0.80米),碑头正面中间刻有从右到左竖写精美的四行“明河南布政使司右参议东楼墓尚墓志”16个大字。
现年62岁的董建文是董琦的第二十四世孙,笔者在他的家中见到了珍藏在一特制木匣里,一幅头戴明朝官帽,身穿红袍,手握奏板的董琦画像(高1.60米,宽0.75米)。这幅画像是他在“文革”中偷偷藏起来的, “文革”结束后,80年代初期,在全县征集文化古迹遗产时,县文化馆看到画像破损严重,并将画像带走修复,同时县文化馆照原样给董建文临摹了一幅,原画像现在还珍藏在阳信县文化馆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李昌 陈南 本报讯 28日,作为中国五届牛业发展大会重要环节,肉牛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来自国内外牛业界的专家、企业家及养...
阳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信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