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时过境迁濒临灭绝

鲁北晚报 2010-09-25 18:18 大字

2003年的一场“非典”为民众生活蒙上一层阴影。因“隔离”而导致市场运输流通受阻,渤海黑牛数量骤降,为此,王者勇等专家将这一年视为渤海黑牛史上的“分水岭”。

育肥的牛犊憋到栏里,养殖户都为每天的草料成本喋喋不休。原本可以远销天津、沧州等地的黑牛只能“蜗居”在栏里。王说,成本增、价格降的市场困局卡住了“大杀促大养”的发展规律。

事实上,还有另一因素同样给当年养牛造成致命一击。王者勇回忆说,当年棉花市场看好,很多农民纷纷减少小麦、玉米的种植,导致了养牛缺少草料。“当时的玉米杆都能卖到0.2元/斤。”王说,高成本使得养牛户急于卖牛,成长期才六七个月的小牛,没等育肥就提前卖掉了。

卖牛冲击波,致使市场出现“倒挂”现象,当时养牛多的村反而越是没了牛。“原来养牛最多的无棣县常家、小王等乡村跟风卖牛。”

到了1995年,渤海湾黑牛数量减少至7.9万头,而滨州地区剩余7.6万头。现为山东渤海黑牛原种场负责人的周武清介绍,因黑牛成长周期长,当地农户选择了体型大、产肉多的外来牛种,受宠一时的渤海黑牛备受冷落。

后来,养殖成本逐渐成为黑牛扩大养殖的瓶颈。以农户私养为例,王者勇算了一笔账:“每头牛草料成本每天在5元以上,7个月出栏的话,成本为1050元,而距2000元左右的市场均价,每头牛只有不足千元的收益。”而工厂化养殖更糟糕,“工厂化养殖每头牛饲料高达10元/天,7个月后能卖到2400元左右,算下来每头牛要赔1000元以上。”

至此,乱了阵脚的市场出现了怪现象,王者勇考察得知,从原本的村里家家户户养牛变成了老人养牛,恰恰反映了当时黑牛数量递减的过程。尽管总量在减少,不少人还是会质疑濒临灭绝的判断。技术专家解开了背后的秘密。农民以母牛产崽获利,出生后的小母牛和小公牛却有不同的命运。“不等育肥小公牛就被卖掉。”王者勇说,小公牛养大后不能产崽,就不能为农户带来收益,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种牛数量急剧下滑。

2008年2月,“牛人”调查组对无棣县8个乡镇共登记牛1737头,公牛仅有8头,全部2岁以下,且为杂交牛。据滨州畜牧部门统计,截至今年8月份,山东全省仅剩13个血统的种公牛(8个在山东省渤海黑牛原种场,5个在山东省农科院畜牧所),公牛数量30头。另有山东省渤海黑牛原种场4个血统公牛的冻精。

渤海黑牛数量的锐减引起专家及官方注意,官方出台的一系列牛业振兴计划呼之欲出。同时,引发了一场怎样牵住“牛鼻子”的争论。

新闻推荐

无棣国税局 三措施确保政务公开

□通讯员 梅振华   本报无棣讯 为认真落实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政府信息公开系列文件精神,无棣县国税局采取“三化”措施,全面加强政...

无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棣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