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能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而歌是他这一生最大的财富和荣耀

鲁北晚报 2010-08-10 20:12 大字

▲在训练基地与爱缶最后一张合影(之后缶被运往鸟巢) ▲2008年8月8日17:00进驻鸟巢正式演出前留影 在启动仪式前训练留影(资料图)

◎登台亮相一辈子忘不了

距离开幕式的日子越近,训练也更加紧张,“晚上三四点回去,是很经常的事情,有时还会通宵彩排。”

开幕式当晚,还在候场的张涛,已经感受大了宏大气魄,“那是我从小到大都没经历过的场面,心里特别激动和自豪。”进入鸟巢,张涛上场后冷静了很多,他站在19路第8名,偏左前方。咚、咚、咚……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方阵出现了60、50、40……的数字,当呈现出“1”时,整个鸟巢沸腾了,全世界沸腾了!

在短短3分28秒表演中,观众甚至看不到他,只看到了某一张或者几张黝黑的面孔,但他们带给了世界观众最大的震撼。张涛和战友高声呐喊、亦鼓亦舞,带着千年历史的回响,传承着华夏礼乐文明,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纵深感和厚重感,打响了奥运会开幕式的第一炮。

参加完开幕式,张涛赶紧返回宿舍,和战友们观看其它开幕式节目,“参加开幕式,一辈子也忘不了。”尽管开幕式后一周,张涛因训练的劳累,还住进了医院,他依然说参加开幕式很荣幸,是无尽的荣誉,一生的财富。

◎刻苦训练人瘦了十几斤

“平常站军姿,走队列习惯了,身体都很板,而击缶讲究的是柔韧性、舞蹈性。”击缶表演让个头一米八三的张涛很不适应,但他没有退缩,“别人练习一遍,我就练两遍、三遍。”熟能生巧,没多久,因为出色表现,便被选为训练基地三班的班长。

张涛回忆道,2008年3月中旬,经过基本训练,大家已经基本适应节奏。5月12日,总导演张艺谋第一次现场审看后,振奋地说,“非常好,相信在8月8日那一天,我们将以更好的表演质量、更高的风范给全世界人民一个惊喜。”

成绩背后自然是无尽的汗水,张涛说,他们平均每天要做30套训练动作,每套动作至少要找准45个鼓点、212次变换动作、跪地300次、下蹲240次,半个月敲坏1副鼓槌,1个月磨破1双胶鞋……“开幕式前一个月,我口腔上火很厉害,几个月下来,瘦了十几斤。”最终,他们成功了,2008人的“击缶而歌”以宏大瑰伟的场面展示在世界面前。

◎做梦都在喊鼓点

今年31岁的张涛,老家是无棣县佘家巷乡,2008年时,他还在北京当兵,有幸被选中集训,参加了奥运会开幕式表演。“1996年初中毕业,我就去了部队,一呆就是十几年,对首都有深厚感情。”知道北京要举办奥运会,张涛和战友们都很高兴,但没想到能参加开幕式。

经过政审、队列和体验等程序,层层筛选,2007年10月17日,张涛进入了一处大型训练基地。18日,举行了排练动员大会,《击缶而歌》的排练拉开大幕,张涛和2000多名战士,严格按照“世界一流水平、国庆阅兵水平、仪仗队受阅水平”的要求,刻苦演练了近10个月。

张涛坦言,并不是所有队员都能参加开幕式,其中还有替补人员,所以当时压力特别大,害怕自己被淘汰。训练结束后,他经常在宿舍拿着凳子敲,练习击缶动作,“连做梦嘴里还念着鼓点呢。”原来,一天晚上,他睡着了嘴里还嘟囔鼓点,正好让同屋的人听到。

“和乐手们表演击缶而歌,心里特别激动。”想起两年前的奥运会开幕式,张涛的脸上洋溢起自豪之情。作为开幕式上第一个亮相的节目,2008名中国古代武士,整齐列阵、吟诵高扬、气冲霄汉,不仅感动了国人,也震撼了世界。

□本报记者 纪方方 通讯员 初宝瑞

新闻推荐

时过境迁濒临灭绝

2003年的一场“非典”为民众生活蒙上一层阴影。因“隔离”而导致市场运输流通受阻,渤海黑牛数量骤降,为此,王者勇等专家将这一年视为渤海黑牛史上的“分水岭”。育肥的牛犊憋到栏里,养殖户都...

无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无棣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