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管理标兵冯祥海: 一个月摸索出仓储业税收征管方法本报记者 樊飞 本报通讯员 张立华

滨州日报 2016-07-19 13:35 大字

冯祥海(中)与同事一起研究税收工作。从豪情满怀的书生到技艺娴熟的征管能手,服务基层数十年兢兢业业,靠的是什么?

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双鬓渐染的半百中年,扎根基层廿六载无怨无悔,为的是什么?

51岁的惠民县地税局姜楼中心税务所副所长冯祥海用一颗忠心、半生坚守捍卫着税法尊严,用满腔热情践行着对税收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抓住“牛鼻子”才能与时代共舞

2006年初,“水果之乡”大年陈果蔬仓储业蓬勃发展。面对这一在当地乃至全县的新兴产业,税收工作既要大力“护苗”、应保尽保,更要秉公“护法”、应收尽收。在一无前期经验可学、二无现成模式可循的前提下,怎么办?谁来干?

冯祥海二话没说,接过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立说立行,当即与分局其他同志投身工作,起早贪黑深入企业、与业主座谈,了解作业流程、摸清经营规模,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得出了以冷库有效容积(立方米),推算出仓储量(吨)和仓储收入,进而计征营业税的“库容量百分比法”。 这个建立在大量的数据采集和论证基础上的科学方法,抓住了工作的“牛鼻子”,业户口服心服,日后征收工作事半功倍,也为整个冷藏仓储业税收征管积累了经验。

工作中,他不仅“学有所进”还能“学以致用”,充分发挥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优势,同时开拓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常说,一个人如果不能与时俱进,那他的学习生涯就算结束了。这种在学习上永不满足、永不止步的精神,使得他得以在信息化时代能与年轻人“共舞”,为基层税收工作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不要命”的税务官换来税法尊严

有人说,“税收又进不了自己的腰包,能闭一只眼就闭一只眼,干嘛这么较真儿?”但他认为,收好税是国家赋予自己的神圣职责,该较真儿就得较真。

一次适逢清河镇丁庄大集,和往常一样,他与助征员一起收缴牲畜交易税。一个外地业主,收购完满满一大车牲畜,远远看他们走近,匆忙驾车逃窜。他意识到:想逃税,这还了得。他和助征员快速反应,骑上摩托车,飞速赶到逃税车辆必经路段,横上摩托车,站在路中央。

然而这个业主根本无视他的存在,加足马力,风驰电掣般驶来,30米、20米、10米……他们依然像擎天柱一般纹丝不动。这业主哪见过这般“不要命”的税务员,慌恐惊愕之中停住了车,此时距他俩已不足2米……业主赶紧认错道歉,如数补缴了税款和罚款。这一“站”有力地震慑了想逃税的人,也为日后辖区内税收秩序的整治奠定了坚实基础。事后他和同事开玩笑说,这叫“一劳永逸”。可谁都知道,这可是他“鬼门关”前走一遭,用税法的威严换来的。

基层需要这样的“傻子”

冯祥海坚信,要干好税务必须精通业务。但“上面千条线,下面只一针”,要想在繁忙的工作中搞好学习,难上加难。然而,再忙再难也没能让他放下学习的好习惯。

从税26年来,他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向专家请教、向老同志学习、向能手咨询,多次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及时更新税收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为有效打击税收违法行为、增加财政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2013年,为更好胜任本职工作,深有危机感的他又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加会计从业资格培训,拿出钻劲儿,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重新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使得他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在基层,特别是在离县城偏远的姜楼中心税务所工作,冯祥海每天就得往返200里地。冬天,繁星闪烁,人们还沉浸在甜蜜的梦乡或酣畅淋漓的晨练中时,他和同志们已出发在路上;傍晚,万家灯火、家人热热闹闹聚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时,他和同志们还奔波在回家的路上。

这样的工作累不累?这样的日子苦不苦?

当然累、当然苦,但他从未说过一句抱怨的话,从未有过一次退缩的念头、从未向领导提过一次要求。甚至是,当多年的奔波劳顿及不规律的饮食,换来的是隐隐作痛的老胃病,是糖尿病所带来的整日疲惫乏力、日渐消瘦的身体,是世俗人眼中的 “傻子”时,他依旧不改初衷、不忘初心,将根扎在基层、把身沉在基层、用心服务基层,因为他知道,基层需要这样的“傻子”。

26年来,冯祥海先后为四任分局长(所长)当过助手,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分局长(所长)抓好全面工作,为分局(所)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专项服务“一对一” 当好企业“娘家人”

...

惠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惠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