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种植西红柿 一季养殖白灵菇
农村大众报惠民讯(通讯员赵秀峰牟树涛申建强)7月1日,笔者来到惠民县皂户李镇齐发果蔬有限责任公司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一走进白灵菇温室大棚,却见到红红绿绿的西红柿挂满枝头。
“这是第五代温室大棚。你看,这西红柿摘了5茬了,卖了20000元。等不能结果了,再种上白灵菇,收入肯定错不了。”正在忙着采摘西红柿的张会民说。
“这不是食用菌种植大棚吗?怎么种上了蔬菜?”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见到了齐发果蔬专业合作社执行理事张祥雨。他说,因为白灵菇的种植时间是在下半年,而上半年大棚就利用不起来。为了增加大棚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该公司探索了菌菜、菌果、菌菌周年种植模式。
笔者随后走进另一个白灵菇温室大棚,沁人的葡萄香迎面扑来,笔者见到大串大串的葡萄从绿油油的藤叶缝里垂下来。
“两个品种的互适性是这一模式成功的关键。你看,就拿这个葡萄和白灵菇结合种植来说。白灵菇生长需要的温度到末期的时候在十二到十六度左右,而葡萄起苗的时候它需要的温度是八到十五度。再一个葡萄和白灵菇对光线的要求都是需要暗光,而且两个品种正好能错开种植,充分利用了大棚。”张祥雨说。
看到目前菌棚内的蔬菜、水果长势喜人,齐发果蔬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元元也很高兴。她说:“通过两年的运作,食用菌和蔬菜轮作的模式已经试种成功。今年在菌菜轮作的基础上,新实施了菌果周年生产模式。通过半年的运作,现在看来,该生产模式也可行。”
吴元元介绍,明年该合作社还将在菌菜、菌果轮作模式的基础上,引进各种夏季生产的菌类,实现菌菌周年生产模式。
一种生产方式行不行,主要是看它能产生多大的效益。吴元元算了一笔账:“按菌菜生产模式来算,一个大棚占地0.9亩,西红柿亩产达到1万公斤,正常经济效益为20000余元。到下半年7月中旬西红柿生产结束后,可在这些大棚里进行食用菌生产,平均效益为50000多元。所以一个第五代温室大棚周年生产产值可保证在7.5万元左右,最高可达10万元,比单一种植食用菌,每个棚平均多收入3万元。”
吴元元说,公司采用的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因此随着这一生产模式的推广,能更好地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目前,该基地已建成第五代温室大棚30座。
新闻推荐
(上接A1版)程国明想建立起10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更远的想法,是为了生产面食。2013年下半年,面粉加工因产能过剩,进入几近零利润时期。程国明想着再开辟一条发展之路。程国明想...
惠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惠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