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传承“逼着”儿孙学东路梆子

大众日报 2015-02-06 01:53 大字

□本报记者王红军

本报通讯员王军

“李延妃,坐金銮,自思自叹,哭了声老主爷命归苍天……”1月24日,寒风中飘着雪花,刚走到惠民县姜楼镇小宋村韩振斌家门口,锣鼓声中传出来一位老人咿咿呀呀的声音。进到屋子,记者见到五六位60多岁的老人正围在一起,你弹琴、他拉弦、我演唱……闭眼摇头,陶醉其中。

正在演唱的是72岁的韩振斌,表演的项目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东路梆子。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眼中,只要听到东路梆子声,必然循声驻足,戏台周围更是人山人海,曾有演员从晚上一直演到翌日黎明的历史。可如今,东路梆子却面临着传承的尴尬。

据韩振斌估算,惠民全县会唱东路梆子的演员已经不足20人,能上台的也就七八个人了,其中年龄最小的已经62岁,以前20多人的大戏再也不能凑齐人演出了,早先的东路梆子剧团也已经“名存实亡”。“打皮鼓的李俊功糖尿病,眼睛快看不见东西了,会东路棒子的又要少一个了!”

“东路梆子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都有记忆,他们都喜欢听。”韩振斌说,“每到农历十一月,村里就开始组织排练,一直练到年底。从正月十一开始演出,一直演到正月十六。”自2002年开始,韩振斌组织辛店镇、淄角镇七八个会唱东路梆子的老人,重新拾起了闹元宵演出的传统,这一演就是13年。

但是,从以前的人山人海,到现在的几个观众,韩振斌“忧心不已”,尤其是前年冬天的一场演出让韩振斌感觉到了压力。当时,他集合了附近村庄10多个能唱东路梆子的演员到赵集村演出,以前村民会急急忙忙跑出来,把戏台围个水泄不通,可那天他们唱了10多分钟,下面只有七八个上了岁数的村民在听。

事后,韩振斌把这归咎于当时天气太冷的缘故。“现在的娱乐活动太多,年轻人就喜欢看年轻漂亮的唱歌跳舞,俺们都是一些老头子了,他们咋能喜欢看呢。”韩振斌分析说,“东路梆子在唱功和身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学起来比较吃力,因而也很少有人去学唱。”

“现在,村里的多数年轻人平时都在外面打工挣钱,他们根本没兴趣,也没时间去理会东路梆子。”韩振斌说,“别人家的孩子,咱们管不着,自己的儿子、孙子必须学。”于是,他就督促做绳网生意的儿子韩清友每周必须拿出两天跟他学身法、化妆等基本功。而为了不让父亲伤心,韩清友勉强答应了父亲的要求。“老父亲为了东路梆子后继有人,整天到外面跑,甚至愁得晚上睡不着觉,家人也着急。”韩清友说:“为了安慰他,我就在生意不忙的时候跟他吼几嗓子。”

为此,韩振斌还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孙子身上。早在孙子上小学的时候,他就培养自己孙子的爱好,给他讲戏文故事,拿出道具让他玩耍。慢慢地,自己的孙子也能跟他“沤”几句了。可现在韩振斌的孙子已经上了初三,功课越来越紧,韩振斌也不好意思喊孙子和他一块唱戏了。

“有一次,我到学校去演出,一个孩子跑过来问我能不能下次还来,他想学东路梆子。”韩振斌介绍说,这提醒了他开办东路梆子学习班的想法。于是,他就把这个想法跟家人说了,儿子韩清友大力支持,每年拿出几万块钱举办培训班,会唱东路梆子的演员也是积极响应,提出义务讲课。

目前,东路梆子学习班已经开始选址,确定后就要“招生”了。而惠民县也组织引导有条件的中小学成立兴趣小组,将东路梆子编入校本课程,开设“梆子课”,组织梆子演员指导学生进行学唱、编演。提到以后,韩振斌眼里充满了希望,仿佛看到了当年演出时人山人海的景象。

新闻推荐

留住乡村民俗记忆

鲁北民俗博物馆中展出各式石槽等老物件。□王军惠民县孙武街道武圣园景区,一个掩映在绿树之中的展馆,最近成了人们眼中的热点,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叽叽喳喳的孩子,参...

惠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惠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