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这家外乡人
我家原籍是惠民县大桑镇辛店村,父亲薛梅田六岁那年,父母先后去世,由哥嫂抚养,不幸,八岁上嫂子又一病不起,离开了人世。大爷为抚养我父亲,再未续弦,独自将父亲拉把成人。父亲18岁那年,应征入伍到6141部队当战士。在即将退役时,经一位家是高杜的战友介绍,与我母亲梅春英相识,后来结为夫妻。母亲是高杜人,因家中有老母亲需要照顾,1963年,父亲退伍后征得大哥同意,来高杜安家落户。
父亲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对生活环境有些不太适应,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高杜大队领导了解这一情况后,亲自上门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牵线搭桥,找与父亲年龄相仿的社员和他交朋友,加强交流,联络感情,使他慢慢融入到高杜这个大家庭中。为了让父亲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收入,队里借给他一辆地排车,安排他参加了村里的运输队。
父亲初中毕业后,接着当了兵,庄户人家的活基本没干过。虽在部队经历了几年的锻炼,但是拉地排车还真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对拉车的技巧一窍不通。第一天拉土时,别人的车都装得满满的,可他拉上大半车就非常吃力,力不从心。同伴们见状都主动搭手,有个上崖下坡,停下自己的车,帮他推一下,拉一把;装卸时,帮他掘两锨,干完活大家一块回家。后来,母亲见他实难胜任这个活,就每天帮他一块去拉车。即使这样,他俩拉的土方数,还不如别人一人拉得多。人家一天能挣十几分工,他俩最多挣到八九分工。由于父亲和母亲坚持每天出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慢慢地和一般男劳力相差无几,运输队的活都能随上溜了。
父亲在生产队干活期间,领导看他身单力薄,拼体力的活确有困难,想安排些轻便活给他,可轻便活挣工分少,在那个“工分工分,社员命根”的年代,没有工分就等于没有收入,没有饭吃,父亲还是拼上命地坚持硬干。领导和庄乡们开导他,饭要一口口地吃,体力要慢慢练,一口吃不成大胖子,硬拼是不行的,把身体累垮了,就什么也干不成了。父亲对领导和庄乡们的关怀十分感激。这时,北镇公社信贷社招信贷员,给了高杜一个名额,大队领导面对村里众多坐地户盯着的这份脱离黄土地,吃国家工资的差事,却派给了半路来高杜落户的我父亲去了信贷社工作。
父亲有了称心的工作和固定的收入,可又一难题摆在了他面前,就是住房问题。一家人一直住在别人家里,人家的孩子即将结婚,得给人家倒房子,这可难坏了父母。大队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赶忙出面帮他解决这一难题。后邻高法美,父亲管他叫二哥。他有个独院虽不大,却有四间正房两间东伙屋,盖的时间不长,而且他人勤快,也是村里出了名的板整人,把小院拾掇得特别整洁。因儿子结婚生子,需要更大点的院落,队里另给他家划了块新宅基地,他想把旧院的房子拆掉,去新宅基上另建。生产队领导看到这整洁的小院拆掉很可惜,想到我家急需用房,就出面与高法美协商,由我家给他点补偿,让他把小院留给我们。高法美大爷毫不犹豫,很干脆地表了态,说:“咱们全村人都帮这位新社员,我也不能坐视不管,也得尽力帮他。让小薛给我买上檩条、门窗,其他全免。”父亲听后非常感激。随后,领导又出面,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了个木材指标,让父亲给高法美家买了28根檩条和门窗料,换下了他家的小院。从此,父母有了属于自己房子的家。我们姐弟四人就出生在这个小院里。
日月如流,时间如飞。独身住在老家的大爷已到了花甲之年,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这又成了父亲的一块心病,重重地压在他的心头。怎能让一位孤苦伶仃的老人一人在家生活呢?他试探着给高杜大队领导写了份申请,说明想把大爷的户口迁来高杜由他赡养的意愿。领导们看到后,很同情这位孤寡老人,也被父亲的一片悌兄之情所感动,派人去北镇公社派出所反映情况,经多方面做工作,终于在1972年10月将我大爷的户口迁入了高杜。大队领导考虑到大爷来后的住房困难,就安排他当了生产队的饲养员,住在饲养处。大爷一来高杜,既有活干,又有住处,彻底解决了父亲的后顾之忧。
听父亲说,那时高杜大队有一种反常现象,就是在外工作的人们都愿将工资领回交大队买成工分,参加队里年终分红。队里的工值较高,而且分配方式是人三劳七,工分占分配比重很大,有了工分就能多分到口粮以及队里的其他东西。父亲工资偏低,孩子又多,所买的工分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左思右想,和母亲权衡再三,觉得还是回家挣工分为好,再说那时队里有好多副业,适合父亲能干的工作很多,挣工分又多,要比挣工资买工分强多了。征得信贷社和生产大队的同意后,父亲辞掉了工作,回到了高杜大队。父亲一回来,就被安排到副业口上当了主管会计,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到退休。父亲对高杜有着深厚感情,他临终前告诫我们:“高杜的父老乡亲是我的再生父母,你们要永远记住高杜人的大恩大德。死后不要把我送回老家,要把我葬在高杜。”
父亲去世后,居委会为母亲办理了城镇居民低保,使她晚年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高杜人对我们这户外乡人的恩情没法用语言来表达,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教育后代,吃水不忘打井人,尽最大的努力,为高杜的发展奉献力量。
新闻推荐
地点:惠民县人民法院按照传统,孝敬父母本应是天经地义,但本案中为父者却需要诉诸法律来要求儿子尽赡养义务,令人叹息。古语有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惠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惠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