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鼓子秧歌:舞出一季盛世年华

鲁北晚报 2012-10-17 19:04 大字

历史无声,可以鉴往知来;文化有灵,亦可传承古今。

恢弘大气又不失精雕细琢的华夏文化一直是国人的骄傲,游弋在浩瀚无边的文化历史星空中,细数着点点璀璨夺目的星光,心中瞬间盈满了民族自豪感。在文化奇葩的宝库中有一抹别样的亮色,那就是深深扎根于乡土文化中的别具一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既承载着历史的积淀,也耀烁着未来的光环。

据资料显示,2006年、2008年、2010年国务院分别公布了首批、第二批和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滨州市有9项名列其中;2006年、200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首批和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滨州市有17项被公布;2007年、2009年滨州市人民政府又先后公布了86项滨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人杰地灵的乡土土壤,在一辈又一辈的传承下代代沿袭下来。不管是口口相传的吕剧扽腔,还是手授身教的泥塑柳编,滨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蕴藏着特属于这方水土的文化基因,古韵醇厚,情趣盎然。

时间长河的冲刷渐渐模糊了清晰的历史轮廓,那些关于文化的记忆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渐行渐远,为了留住属于我们的文化根脉,为了保护属于我们的文化基因,本报开辟了《古韵流彩话非遗》栏目,用图文去还原那些即将逝去的乡土文化,用细节去记录现存的非遗文化的时代风貌。

传承文化基因,还原历史记忆!

探寻非遗魅力 还原文化记忆

□本报记者 刘加雷 路彩云   通讯员  刘光博

欢快的旋律响起来,喜庆的舞步扭起来,鲜艳的绸缎舞起来……秧歌作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一直活跃在基层文化生活中,而在阳信县就有一种颇负盛名的鼓子秧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子秧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时至今日,阳信县逢年过节处处都有举办“鼓子秧歌”的习惯,而且当地的洋湖乡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鼓子秧歌之乡”。鼓子秧歌(又称大鼓子、大鼓子秧歌)盛传于洋湖、勃李、温店、商河及惠民城西一带,系山东三大秧歌之首。

>>相传古代军事家孙膑为鼓子秧歌武伞的首个扮演者

关于“鼓子秧歌”的历史渊源,在说法上差距很大,具体是哪一年代产生的,至今没有文献可考证。滨州文艺术志中这样记载:“阳信的鼓子秧歌产生于公元624年的前唐时期。”《阳信县志》中记载,鼓子秧歌在明代万历年间就盛行于阳信县洋湖乡周边村庄,张王庄村、十字道村、张杨村最具有代表性,为世代祖传。

在当地的老艺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先有灵霄阁,后有大秧歌(也叫武秧歌)。”位于县城西部洋湖乡的灵霄阁(刘家阁)建于唐代,明代万历年间重建,是阳信县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是传说中泰山奶奶的娘家。每年正月十六日为古庙会(一直延续至今),来自惠民、商河、无棣、庆云等各县的客商云集于此,烧香还愿,热闹非凡。灵霄阁向东不远(20华里)便是武定府(今惠民县城孙武故里),每年正月十五军民同乐,将士们手拿兵器摆成阵法,旗罗伞盖,场面恢宏壮观,舞姿粗犷豪放,动作健美大方,节奏强烈,大有气吞山河之势,更有勇往直前之宏魄。舞到高潮,三教九流、和尚道士也加入其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鼓子秧歌。

组成舞蹈的主要角色是伞、鼓、花、棒。就其主要角色来讲不少于三十二人才能组成一个秧歌队,多则上百人到几百人。其中所用的道具“伞”,是以古代帝王将相出巡用的“华盖”演变而来,鼓子则是由古代的盾牌演化而来,鼓槌是短刀或矛,棒是由鞭演化而来。因此,舞蹈全过程基本上也是典型化了的古代军事演练过程。即“阅兵、点将、布阵、开打、收兵”。据老艺人讲,鼓子秧歌所表演的故事,就

>>九十九个行政村中90%有秧歌队

鼓子秧歌遍布阳信县九个乡镇,最有代表性的属洋湖乡。据档案记载,仅1985年至1989年五年间,洋湖乡(包括合并前的勃李乡)九十九个行政村中,就有九十一个行政村有秧歌队。时至今日“阳信鼓子秧歌”在境内流传相对普及,逢年过节处处都有举办“鼓子秧歌”的习惯,颇受当地群众欢迎。2007年,洋湖乡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鼓子秧歌之乡”。

建国前洋湖乡的文艺活动大都集中于逢年过节,多由村内文艺爱好者自发筹办,不讲任何报酬,而且舞蹈活动异常活跃。从1937年开始,由于日军入侵,民间舞蹈艺术受到摧残。1945年洋湖乡境解放后,民间舞蹈才得以重新复兴。

此后,几经波澜,鼓子秧歌依靠广泛的群众基础顽强地流传下来。为保证鼓子秧歌的薪火相传,县、乡两级政府不定期地举行文艺调整汇演,并对本乡凡搞文化活动的单位拨发经费及奖品,并相继三次出台了举办文化活动的优惠措施和政策。党委、政府把搞好群众文化活动列入本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增设流动红旗,表彰先进单位,促进了全乡 “鼓子秧歌”的发展。据统计,仅1985年至1989年乡财政对发展文化活动的单位拨发宣传经费就达十三万余元,大大调动了群众办好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古老艺术在沿袭中薪火相传

1985年春节,洋湖乡张王村的鼓子秧歌代表阳信县参加惠民地区“民间艺术”比赛荣获地区一等奖,1990年1月在山东省电视台举办的《童乐迎春晚会》上阳信选送的舞蹈《鼓子秧歌》荣获优秀演出奖。

时至今日“鼓子秧歌”在境内流传一如既往,形成习惯,逢年过节处处都有举办“鼓子秧歌”的习惯,颇受当地群众欢迎。每到春节,无论是在外经商的,还是在外当政的,还是在家务农的,只要到了秧歌场子,大家就都成为无所不谈的演员。大家一起深入探讨,虚心向老艺人学习,精益求精,深入交流,使秧歌这一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世代相传,更加绚丽多彩。

自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加之受多元化现代娱乐形式冲击等因素的影响,鼓子秧歌的发展逐渐陷入低谷。为保护并传承好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决定每年拿出2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鼓子秧歌道具购置和演员演出补助,并把这种传统文化艺术选入当地中小学课程,正式进入教学课堂,让民间老艺人手把手参与鼓子秧歌教学,还不时请来艺术院校的专业老师,进行现场观摩指导,让这一传统艺术得以薪火相传。

新闻推荐

无证驾驶遇交警吓得外出躲了一天

□通讯员 陈德泽 赵建磊 王希亮本报阳信讯 10月27日晚10点左右,阳信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三中队民警在省道乐胡路阳信段巡逻执勤时,见两辆两轮摩托迎面驶来,二位驾...

惠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惠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