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惠民好人马永林

鲁北晚报 2012-03-23 19:32 大字

▲马永林给敬老院的老人送食物

□本报记者 张丽

通 讯 员 王军 刘刚

每周二,如果你起床够早,在惠民护城河附近总能看到这样一群人,少则10余个,多则几十个,有的手提水桶,有的手里还拿着长长的竹竿,大家一定认为是一些钓鱼爱好者,其实不是,他们是来捡垃圾,擦灯柱,抹坐椅的志愿者……长长的竹竿就是用来擦灯柱上面的顶灯的。

人群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位年近六旬,有着黝黑皮肤的老者,他提着水桶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马老伯,您也要注意自己身体啊,不用您提水,您只管擦擦抹抹的就行。”一位小伙子对他说。

这位小伙子所说的“马老伯”名字叫马永林,今年57岁。提到他,不少人都伸出大拇指,和马永林做了15年邻居的孙明义说:“啥事,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他还把护城河岸边的清洁工作“承包”下来,每天早晨义务劳动一到两小时。在他带动下,俺们已经有8户邻居自觉参加这些活动了。”

>>义务照顾智障邻居  

“山和,在家没有?快来拿面。”3月5日,马永林又一次到孙山和家,为他送去挂面。

58岁的孙山和,因小时候受过刺激,神智时清时混,马永林和他做了邻居后,发现了孙山和的情况,就主动照顾起他来,这一照顾就是10余年。“天冷了,给他送几件衣服,每个月定期给他点零花钱。平时家里包水饺了,炖肉了,都会给他送上一碗。”马永林说,“常言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是邻居,挨得这么近,不照顾他我良心不安啊。”

有一次,马永林见孙山和神智较为正常,就给了他一条鱼,让他自己煮来吃。“回家后,我始终不太放心,就赶到他们家里去,发现他们没有把鱼煮熟,里面还有血丝就准备吃,幸好我去得及时,不然他们都吃下肚了。我帮他把鱼重新做熟了之后,才放心回家。”

这些年,马永林记不清孙山和犯了多少次病,也记不清自己去喂他吃了多少次药。“马永林帮助无亲无故的老邻居,还坚持这么多年,确实不容易。”孙武街道工作人员董佃伟说。在马永林的带动下,其他邻居也时常帮助孙山和。

>>在邻居中很有威望  

“做身边的好人,做身边的好事,做螺丝钉,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前面的40户邻居,后面的40户邻居,左面的40户邻居和右面的40户邻居,这样加起来就有160户,最起码能实现我们邻居间的和谐。”这是马永林常说的一句话。

四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村里举行捐款,他第一个来到现场,从兜里掏出100元放进捐款箱。村民劝他少捐点儿,但他却说,“国家有困难,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个时候怎么能看热闹呢?”在他的带动下,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纷纷解囊捐款。

村里的支部书记说,马永林在邻居中很有威望,村里有宣传的事情和动员居民的事情,他都主动帮忙,“有时他说话比我这个书记都好使。”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马永林还带头为贵州贫困儿童捐款,为惠民县白血病大学生捐款,自己出钱为敬老院里的老人买酥皮火烧。目前,马永林已累计捐款万余元。

>>年轻时就是学雷锋标兵 

在马永林的家中,珍藏着一本纸张已经发黄的《毛泽东选集》,说起这本书的来历,他颇为自豪。原来,马永林1976年2月份入伍,3月份就加入到了“学雷峰”的行列当中,“除训练的时间外,替战友们修自行车、三轮车,去厨房帮着做饭,替战友放鸭子……不论谁有事和我说声,我一定会到场。”他说,“我是排里唯一一个周日从没有打过扑克的战士。”

1977年,1978年,1979年连续3年,马永林被所在团队评为“学雷锋好标兵”,成为全团唯一一名连续3年获得此荣誉称号的战士,并在1979年的全团大会上,获得了当时在战士当中认为是最高荣誉的《毛泽东选集》。“当年,我是全连100多名战士中唯一拥有《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人,《雷锋日记》中的许多精神都源自于此,当时有这么一本书,战友们可羡慕了。”马永林说起当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新闻推荐

今年滨州市计划水利投资13.8亿元

□本报记者 张丽  通讯员 荆振华本报讯  昨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联合国确定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

惠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惠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惠民好人马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