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提着暖壶卷着铺盖,“第一书记”进村了—— “要为村民多办几件实在事”

鲁北晚报 2012-03-27 19:31 大字

■阚劲松给村民递上“监督联系卡”。

■向村民了解村里的种植情况。

■在村民魏清民家中,与大家交流。

□本报记者 崔畅  实习生 刘锐

本报讯 3月26日,从全市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的118名党员干部分别来到各农村党组织,正式到岗担任“第一书记”。

今年34岁的阚劲松是市执法局市容环境管理科科长,26日一大早,他收拾好打包的日常生活用品和被褥,前往任职的惠民县淄角镇魏皮虎村。“这里是纯农业村,大棚种植多年了,要借这个基础实现新的发展,有许多工作要做。从今天开始,我就每天吃住在村里了,要先去每家每户看一看,听听村民的想法。”对于接下来的“基层”工作,阚劲松打好了“初稿”,23日他已经提前来镇上报到,并了解了村里的基本情况。

村委会给“第一书记”安排的住处就在村委会办公室的隔壁房间,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台电视机组成了“卧室”的全部。把行李一放,阚劲松便和魏皮虎村党支部书记崔银东交流起村里目前的工作。

>>“你们来的正是时候!”

“你们来的正是时候!村里正在修路,工作特别多,路修好了还有更多目标。”崔银东对“第一书记”的到来感到由衷的高兴,他表示今天的“上任”太“及时”了。

崔银东介绍说,魏皮虎村共有89户村民,300多口人,村民收入以农业为主,道路问题一直是影响村里经济发展的“障碍”。从去年开始,村里开始进行环境综合治理,解决“进村出村只有一条路”的状况。“以前路况不好,蔬菜销路受限制,现在7条路30天以后就完工了,到时候阚书记想发展什么项目就不愁了!”

“我们来这儿的原则就是,绝不能给你们增添负担,而是要帮忙解决问题。”阚劲松告诉大家,上岗后首先要到每家每户,了解村民所想,解决村民所难。到6月份,此次选派的118名“第一书记”都将签订《目标责任书》。“来这里是带着责任来的,要办就办实实在在的事。”

>>“拿着这张卡,随时跟我联系!”

“各位乡亲如果您对我村的发展有好的建议意见,或个人家庭存在困难和问题,可直接与我沟通交流,我将尽我所能与村里‘两委\’班子一道为大家解忧排难谋福利。也希望大家对我的工作生活进行监督,提出宝贵意见。”阚劲松随身带来的300多张“监督联系卡”上面印着这样几句话,卡片正面是他的名字和个人联系电话。

“以后有什么问题,就打这个电话,随时联系我!”在村民魏清民家门口,阚劲松把事先准备好的“监督联系卡”递到许多村民的手中。

44岁的魏清民家里正在为第二天儿子的婚事忙碌着,魏清民一家人和邻里乡亲们看到“第一书记”来家里非常高兴,端来喜糖、瓜子,“欢迎书记来家里,这喜糖不能不吃啊。以后有啥问题,我们跟你说!”

阚劲松告诉记者,他希望来村里以后第一时间听到村民的心声,“我一开始不能熟悉每位村民,但希望每个村民拿到联系卡以后,能随时找到我,让我及时听到他们的想法,得到宝贵的建议。”

>>“要为当地村民办实实在在的事!”

在村里的麦田边,阚劲松与村民交流了解到,目前魏皮虎村多数村民主要以种植蔬菜大棚、棉花及小麦为生,大棚种植有一定经验,销售模式比较固定,由于村里道路和经营方式的制约,蔬菜销路受到限制,经营方式有待开发和转变。阚劲松与村委会工作人员商量,下一步可以尝试寻找一条固定产销的蔬菜销售路子。

“作为帮扶单位,要帮村里出点子、想法子,但不能大包大揽,而是引导村民找出路、找方向。”对于正式担任“第一书记”后的打算,阚劲松总结为,引导村民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改变落后的经营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在这个基础上,为当地村民办实实在在的事。

新闻推荐

2年前涉嫌诈骗潜逃今办户口1分钟落网

□本报记者 温庆磊 通 讯 员 田晓剑本报讯  2年前因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网上通缉,2年后抱着侥幸到户籍室办理户口,却...

惠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惠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