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农业现代化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罗军通讯员李继东

滨州日报 2020-10-14 08:56 大字

眼下,随着秋收步入收尾阶段,农产品收购问题又成为最让广大种粮户牵肠挂肚的事情。毕竟辛苦了几个月,能有多少收成,就看最终的销路和价格了。

但这个问题,对博兴县130余户大豆种植大户来说,已经不是事了。因为,2019年,他们已经与香驰粮油签订了购销合同,种植的大豆设置了兜底保护价,确保了大豆能卖个好价钱。

去年,香驰公司牵头发起成立了香驰粮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解除种粮大户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博兴县以粮食生产安全责任制为抓手,抓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安全这个根基,执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加强政策、资金、技术等投入,优化种植结构,保障种植安全,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实现了全县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增长。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2017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等部委共同推进实施“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的耕地供应。

2018年底,博兴县完成“两区”划定面积54.51万亩,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44.51万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10万亩。在此基础上,博兴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打造了69万亩高标准农田,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础。

耕地既要守住数量红线,更要守住质量红线。博兴县以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养分平衡、质量修复为重点,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提升耕地内在质量。

自2018年起,该县开始推行耕地质量监测系统(土壤保育医院),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准确掌握耕地“健康”状况,根据每块土地的土壤构成进行针对性改良,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

博兴县还对耕地依据土壤环境质量类别进行划分,共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三类,其中81万余亩均为优先保护类耕地,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落实国家大豆振兴计划中,博兴县推行玉米与大豆等粮豆轮作。今年全市共安排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面积7万亩,博兴县承担4万亩的试点任务,占到了全市的一半以上。

博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兴民说,下一步,博兴还将把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列入“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明确目标和具体措施。

提高粮食产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应用。

在种植方面,博兴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在生产中,该县积极推广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小麦宽幅精播、小麦“一喷三防”、玉米种肥同播缓控释肥技术、玉米“一增四改”、农作物秸秆精细还田等技术,提高全程机械化服务水平,促进粮食生产绿色高效发展。

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广大型复式农业机械的应用。2017年至2019年,博兴县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由1900万元增加到2900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由600余台套增加到近800台套。三年来,博兴县争取使用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位居全市首位。

大型复式农业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全县50多万亩小麦收获可在5—7天内完成,50多万亩玉米收获可在半个月时间内完成,100多万亩粮食作物全部实现机械化收获作业。

开展农业保险工作,是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的重大举措。

今年,博兴将政策性农业保险全覆盖工程项目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该县承保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4种。目前,该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县级财政需投入资金450余万元,用于为全县种植户缴纳保险投入,从而实现县级财政投入全覆盖。

2019年,博兴县在全市第一个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长。今年8月,博兴县作为全市唯一县,被命名为省部(山东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农业农村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

2020年,博兴秋粮播种总面积58.17万亩,较2019年57.09万亩,增加1.08万亩。总产预计可达31.67万吨,较2019年总产量17.02万吨,增加14.65万吨。

新闻推荐

博兴县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百花齐放打造出“精品资源库”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黎强韩国栋博兴县名师工作室是该县教育局倡导建立、政府积极扶持的非行政性工作机构,坚...

博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