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佩的激越 珠浦人文探寻(4)

北海日报 2019-07-05 10:00 大字

每次走进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我都被里面的馆藏珍物所震撼。

我被震撼到的,先是林林总总的青铜器、土陶屋,那些文物足够大件,观觑清晰。后来是舶来品,如波斯陶壶、罗马玻璃碗等,新巧稀奇。再后来,便是各色小巧之物,如玉佩、链珠等,精致可人。

那些玉佩,小巧玲珑,精雕细琢,造型曼妙,其精巧细致吸引了我,让我流连于其神韵,让我浮想联翩。馆藏的玉佩并不多,却样样是精品,给人予无限的幻想。我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与工艺,他们把对自然的膜拜和对生活的遐想,都融入了构思与创作中。那种艺术上的精益求精,甚至影响到了后世,在廉阳大地上鸣奏响久。

久远的往事被人们再度忆起,是件神奇的事情。在合浦,有南流江奔流而过,这里曾经是秦汉时期中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这里生活着各色人等,他们靠着这条江,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孕育了合浦的南珠文化、海丝路文化、汉文化、玉石文化……一幕幕远去的历史画面,以立体鲜活的形象呈现于我们面前,仅仅是因为有了合浦古郡这所神圣的文化坐标。

那是一种力量的突破,让合浦古郡从未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中消沉过。

合浦古郡的老城墙,塌了建,建了塌,至今已难寻遗存了。但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为我们留下了古郡的文化根源。或许,几件玉佩说明不了什么,但他们跟青铜器、土陶器一块镇边守土,挤挤挨挨,便有了磅礴的气势,于无声处缩短了我们与历史之间的鸿沟。

亭亭玉佩,赡博精致,犀利如炬。凝视之,即可改变人的直觉与思想。古人断然没有想到,他们有意无意的冲动与执著,竟会影响到历史,影响到两千年后人们的心灵。我对此充满了敬意,充满了激情,也充满了幻想。对于脚下这块土地所放射出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背景,我除了推崇,还有深深的仰慕。

站在文昌塔下,历史便不再枯燥。往右边一瞧,是四方岭上的汉墓群,往左边一指,是西门江边的草鞋村古窑址,这些都是古郡留给后人的证据实物。而历史往往与诗意联系在一起的。合浦,意为江河汇集出海的地方,南流江到了合浦冲积扇平原,便分几条河汊各自出海,西门江是其中的一条。古时的西门江,曾是中土对外贸易的黄金水道,这里船只如梭,商贸繁忙。而那些诗意景观,如海角潮声、埠市人烟和西门古渡等廉阳胜景,也都在西门江边上,风骚了两千年。

在合浦两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除了征战、贬谪、守卫,还有百姓的安居乐业。“玉出昆山,珠还合浦”,合浦人最引为自豪的是珍珠,因珍珠而发生的故事太多了,其中有温情,也有血腥,不一而足。但汉代合浦人也爱玩玉,汉墓葬里便有不少出土。“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一块好玉,是道,是禅,可以养心,可以寄情,让人心静,让人豁达,汉代合浦人已深谙此道。

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里,有几件值得一说的玉佩。如“宜子孙日益昌”文字出廓玉璧,制作工艺一流,为玉璧佩饰中的极品。如蟠螭纹玉佩,镂空雕刻蟠螭纹和阴纹线刻精细云纹,造型优美。如白玉鸠形带钩和子母玉带钩,造型、纹饰、啄玉技术高超。还有寓意“蝉蜕”的蝉形玉琀,“汉八刀”技法运用娴熟,栩栩如生。

我不知道,那些玉佩是产自哪里的原坯,又是哪个工匠捣鼓完成的,但我知道,它们都蕴含了满腹的思想情感。对,那些玉佩,寄托了雕刻者的巧思与求精,也寄托了拥有者的喜爱与不舍。那些不可追溯的情感,现在还盘踞在玉佩的波光里,风不至而独自生辉。

记得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过:“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那些玉佩非我所欲,但它们牢牢地拽住了我的心灵,让我神往,以至走出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大门,那几级宽大的台阶不甚合脚步,走错步子,我差点一脚踏空,踉跄了几下才站稳了。我没有回头,也不敢回头,生怕再不小心,摔倒在台阶上,在古人的遗留文物面前出丑。

我祈盼每天都能见到阳光,让亮晶晶的玉佩埋葬我平民理想的同时,能兀自光彩熠熠。那种光彩,是玉佩赋予自身的激越,也是一种历史的回响与共鸣。它温润了前人,也照耀着后世。

我再一次在心里凝视那些馆藏玉佩,就像在心里再一次捻亮一盏灯一样。这个时候,我的眼前,就如出现了一树树热烈的凤凰花,红彤彤,亮灿灿。

新闻推荐

合浦公路管理局响应“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八桂行”活动

本报讯合浦公路管理局积极响应“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八桂行”活动,紧紧围绕“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主题,强化责任...

合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合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