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巴山悠悠民歌谁来唱?

四川日报 2013-10-11 15:15 大字

□王兴元 本报记者 陈四四 文/图

日前,通江县第二届民歌民乐大赛落下帷幕。这场大赛持续50多天,一曲曲巴山先民们曾经传唱的民歌,在舞台上再现昔日春耕秋收时隔山唱歌的盛况。

秦汉之际

隔山唱歌已蔚然成风

“下田得把山歌唱,不唱山歌心头痒。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茅草多……”60多岁的洪口镇刘家坪村村民何清香唱起山歌来,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

何清香记得,少年时随时能听到乡亲们的歌声,薅秧、抬石头、砍柴、修堰塘……或是心情烦闷了,那些大叔大婶都会吼上几嗓子。“一肚子的山歌,就是在那时学会的。”她结婚后3天回门,就唱《回娘家》;怀上小孩,她和村里的新媳妇们一起唱《怀胎歌》;孩子咿呀学语时,她教孩子唱《数螃蟹》;家里修新房了,木匠师傅唱了《建房仪式歌》才动工……

通江县文化馆馆长李江告诉记者,据史料记载,秦汉之际,巴山人“隔山唱歌”已蔚然成风,明清时代歌风更盛。直到今天,通江县洪口镇、至诚镇等地村民们在劳动、休息时还要唱民歌。

巴山民歌主要由号子、情歌、小调等组成,包括有歌谣、故事、恋语、工艺、舞蹈、字谜、饮食习俗、民间杂耍等内容。优秀民歌《十把扇儿》、《薅秧歌》、《抬工号子》等在民间广为传唱。

后续乏人

《十里坪》面临失传危机

“现在的娃娃们都不唱山歌了,有的唱流行歌曲,有的忙着找钱,我一旦去了,《十里坪》就真要失传了。”68岁的火炬镇马家坪村村民闫清明是《十里坪》的传承人。

闫清明12岁开始学唱民歌,到19岁时学会《背二哥》、《薅秧歌》、《拐灯歌》、《十劝歌》等90多首。闫清明听人说起《十里坪》,不知为何物,就去问村里的老人,结果却得到“年纪轻轻就想学坏”的呵斥。原来,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十里坪》被视为低俗、淫秽的下流小调,禁止传唱。

后来,他了解到,《十里坪》是巴山民歌的瑰宝,长498行,歌词以七言格律为主,运用赋、比、兴,想象力极为丰富。由于学唱它需要较好的理解力、记忆力和唱腔,因此在原达县地区13个县中,只有极少数老人会唱。

村里的“歌王”闫文光见闫清明好学,也怕《十里坪》失传,于是悄悄找到闫清明,恳求他学唱。此后,闫清明每天放工后和闫文光呆在一起悄悄学唱,晚上躲在被窝里小声哼唱,学了近一年才学会。

如今,闫清明也面临同样的传承难题。“像《三元记》、《鹦歌记》等民歌已经失传了。”闫清明说。

出书办赛

希望重现往日风采

为了不让民歌断代、失传,1981年起,通江县文化馆分期分批举办各种形式的民间文学短训班,培训采风骨干,并以乡(镇)文化干事为骨干,组建了数十个民间文学采风小组。到1987年10月,共采访1500余名歌手,采录到6200余首歌谣、4200余首音乐舞蹈。1988年,《通江民间歌谣资料集成》出版。

但是,由于编选时偏重于文学价值,一些决术歌、历史歌谣、音乐类小调等被遗漏了。

“举办民歌民乐大赛,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演唱巴山民歌,并对巴山民歌再一次进行系统而有深度的挖掘、整理。”李江说,《巴山背二哥》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十里坪》、《月儿落西下》、《通江石雕》、《豆芽葱蒜叶》等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后,还要免费开讲《壁州讲坛》,向民众普及巴山民歌等民间文化知识,继续整理出版民歌书籍等,“让漫山遍野歌声四起的岁月,再回到通江。”

新闻推荐

新型城镇化 巴中次级突破新引擎

□尹勇庞峰伟“以前住土坯房,做梦也不敢想能有现在的好日子!”1月20日,居住在“巴山新居”的平昌县元山镇中岭村村民葛永兰说,如今她家的生活,就像城里人一样幸福。厨房里,厨具一应俱全,厨房和饭厅之间...

通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通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