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量身定做心贴心服务到人
□本报记者 尹勇
拿到中国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家住巴中市巴州区南池河街南山小区的冯君却高兴不起来。由于母亲下岗,父亲在外做小工,两个姐姐都还在念大学,家里入不敷出。能否顺利入学,成了冯君的心结。
这时,他所在的巴州区南龛社区群团组织服务站负责人刘颖通过入户调查,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决定帮他申请“金秋助学”补助金。8月14日,冯君上交完助学补助申请表,终于可以圆梦大学了。
从今年4月起,巴中市整合群团组织力量,在社区建立服务站,开展“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为每名对象制定发展方案或帮扶方案。
残联率先探路个性化服务
摆桌子、烧开水、上茶杯……8月14日上午,巴州区水宁寺镇水宁村46岁的残疾人王国升在自己的文化茶园里忙个不停。乡亲们都说,以往颓废的王国升如今精神焕发。同王国升一样,巴州区有3.2万残疾人在“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中受益。
从去年开始,巴中市各级残联组织在该市群团组织中率先探路“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根据每位服务对象的特点,制定出“一人一策”式的帮扶方案。以王国升为例,他有五项需求:建新房、医保、养老保险、低保和就近找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
王国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改造新居,政府和残联共补助了3.8万元;医疗、养老保险每年补贴共150元;低保每月80元;去年以来文化茶园收入4800元,跑运输挣了1.5万元。
巴州区现有残疾人近5万,涉及14.1万家庭,占该区总人口的6.5%,比例居全市第一。2012年3月,该区全面推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走进残疾人家庭,了解他们的基本状况及各方面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做个性化发展方案和服务方案。截至目前,该区残联已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12.8万项次。
社区服务站提供“一站式”服务
8月14日,记者来到巴州区白马井社区。“目前群团组织服务对象的个性化帮扶方案正在制定中,事情多得不得了。”社区党支部书记杨绍进介绍,社区居民中,群团组织的服务对象包括残疾人、妇女、儿童、老人、“4050”就业困难人员等,而惠民政策的落地,除了民政部门,大多需要群团组织来完成。
如何应对如此量大面广的服务?巴州区在回风、白马井、白云台3个社区试点建立群团组织社区服务站,将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科协、区残联等部门服务项目整合,在社区设立“群团服务窗口”,为服务对象提供“一站式”服务。
“自从群团部门整合资源,把服务延伸至社区后,群众办事就方便多了。”刘颖说,以冯君为例,他申请助学补助金,以前要在社区和区里来回跑好几趟,现在他只需在社区完善相关手续就能办理。
这一举措在巴中市所有区县得到推广。8月7日,通江县甚至将这一惠民措施推广到该县驻外机构,在通江县政府驻重庆办事处成立群团组织服务站,加强与当地群团组织的沟通协调,主动深入通江籍务工人员较集中的企业、工地调研,及时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劳动技能培训、维权案件调处等服务。
“量体裁衣”也有标准流程
“情况登记、资格审查、帮扶服务、定期回访、办结归档。”在南龛社区和白马井社区,记者都见到一本手掌大小的小册子——《巴州区群团组织社区服务站工作手册》,在手册上,有群团组织开展“量体裁衣”式服务工作标准流程。“办事流程标准化,服务工作制度化,源于巴中市群团工作的新思路。”巴中市总工会主要负责人说。
在推广群团组织社区服务站过程中,各社区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实现途径。白马井社区位于城中心,流动人口多,困难群体多,服务重点确定为困难帮扶、志愿服务和文明创建;回风社区位于城郊结合部,重点项目多,服务重点是建立重点项目服务岗、新市民培训等;白云台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多,但仍有不少困难群体,重点企业、惠民超市、和谐文明创建等方面需加强服务。
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白云台社区群团组织服务站联合辖区民营超市,建立了“惠民超市”,为困难居民发放“惠民爱心卡”,持卡群众在“惠民超市”购物,可以享受7-9折优惠。
整合群团组织力量,将服务落到实处。目前,巴州区已成立5支群团服务志愿队伍,志愿者人数150多人,开展家政、科普等各类培训15场(次),为29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为5名符合条件的居民提供了小额贷款,助其成功创业。南江县总工会探索出“54321”的“量化”工作方案,将工会要做的实事细化到每个月、每个社区。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吉昌平潘认若记者吴梦琳)9月21日,是我国第13个全民国防教育日。连日来,全省各地连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普及国防知识,掀起国防教育新高潮,点亮全民强国强...
通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通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