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修缮提升自行“造血”平昌古院落重现生机

四川农村日报 2015-07-22 08:48 大字

□李帜 特约通讯员 张超

小青瓦、木板墙,吊脚楼、两重院,斑驳的石阶、古老的神龛……7月15日,笔者走进平昌县云台镇龙尾村蔡家大院,就像走进了历史的深处。

龙尾村两座连片相邻保护得较完好的古院落——蔡家大院、刘家大院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以“巴山新居”为载体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平昌县对两传统院落在保护中修缮提升,使之成为了传承文化、弘扬传统的载体;创新机制,保护中改造提升后的传统院落正在成为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有力推手。

保护中修缮提升古院落焕发生机

据云台镇党委书记李正彬介绍,龙尾村的巴山新居主要仿照巴人古村落的建筑形式,主要采取三种模式进行建设:对保护得比较好的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修缮提升;对近些年修建起的现代房屋,实现古村落的风貌改造;无法保护性修缮、也无法进行风貌改造的破旧农房,则采用“统一规划、分户建设,公建配套、政府奖补”的机制,按规划、按风貌新建。目前,龙尾村共建起108户古村落风貌的巴山新居。

蔡家大院采用的是保护性的修缮提升,当地政府“删繁就简”地拆除了一些破烂建筑,改造了一些现代建筑,迁出了村民的猪圈牛舍,正墙换瓦,恢复性添加了木板墙、吊脚楼等传统院落的文化元素。

“蔡家大院年久失修,自从开始修巴山新居后,我们的老房子又变得像以前一样漂亮结实了。”住在大院里的蔡贵宗老人说,在巴山新居工程的实施中,这些老房子得到了有效保护。

龙尾村里“6+1综合体”的建设采用的都是小青瓦、木柱传统的四合院,整个村落风格风貌统一,吸引着众多游客来此寻古访幽。

新居流转搞旅游巴山新居能“造血”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要“不落下一人”,解决特困人口的居住问题是关键。李正彬告诉笔者,龙尾村没有采用农村廉租房的形式,龙尾村的巴山新居在前期得到“输血”后,最终要学会自己“造血”。

云台镇人大主席陈大文介绍,特困户新居的修建,从四个方面找资金:配套费用减免、山里不缺木材的特困户自出木料、金融部门贷一部分、改造费用不高的由企业暂垫支。金融贷款、企业垫支最终是要归还的,特困户还款的能力又从何而来呢?

“我们保护性修缮、改造提升出来的古村落不仅满足村民们居住的需要,也是满足配套茶产业发展衍生的乡村旅游业的需要。”李正彬说,修建提升的古村落农房将进行流转,村里统一注册一家农房合作社,成立公司连锁经营,各农户按统一标准配套房间设施,公司接待游客,分派到农户住宿。公司结账,留取一定手续费用后,剩余收入返回农户。

目前,龙尾村一间房子一年的租金为1000元,一年流转几间房子就有几千元的收入。刘家大院里,贫困户刘三远的老屋经过改造后,能改造出七八间房间,并向村里流转5间房屋。刘三远说,巴山新居的建设让他的日子真正有了盼头。

据了解,已有数家旅游公司与龙尾村达成意向性协议,一年可向龙尾村输送5万人次的老年游客。

新闻推荐

荒山点翠 茶旅联姻“钱”途广

□李帜特约通讯员张超在薄雾轻罩的茶园里,穿着青底白花衣衫的采茶女,轻拈下茶树尖片片嫰叶。游客或“嚓嚓”按动快门,拍出张张精美的照片;或三三两两挎起竹篮,下园体验采茶的乐趣……8月30日,正在举办...

平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