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出组合拳 托起致富梦——宝鸡高新区多措并举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宝鸡日报 2017-07-06 16:28 大字

本报记者都亚敏

光伏发电进村入户、托管养殖帮助增收、各类培训传授技能……今年以来,宝鸡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把脱贫攻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统揽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提高扶贫实效为目的,走创新之路,出组合拳,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产业扶贫摘“穷帽”

扶贫先扶志,产业树信心。有了自己的产业,贫困户心里更踏实,脱贫更有动力,日子更有奔头。“安装光伏组件就能发电,不用人操心都有钱挣,真是好得很。”近日,高新区八鱼镇姬家殿村的贫困户遇到一件开心事,原来,该村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和企业,协调解决资金、技术、发电上网等问题,为 19户贫困户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据该村一名村干部介绍, 18户贫困户的光伏发电板在村委会统一安装,每年总收益可达 18000元,另外一户的光伏发电板在自家屋顶安装,预计年收益 3000元以上。

光伏发电项目正是高新区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帮助贫困群众尽快摘掉“穷帽”的举措之一。目前,高新区马营镇、天王镇、千河镇等均已开展光伏***工作,使贫困户增加了一笔稳定收入。

除此之外,高新区还积极推广托管代养、“企业 +贫困户”“合作社 +贫困户”、入股分红等产业发展模式。据高新区扶贫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高新区利用康源牧业公司现有的奶牛养殖资源,吸收 100户贫困户通过企业入股分红实现增收;同时,积极推广钓渭镇、马营镇的养殖托管模式,寨子岭葡萄专业合作社“一亩葡萄六亩田”的果园流转模式,磻溪镇段家塬村“科技人员 +合作社 +贫困户”产业帮扶模式等,使贫困户脱贫目标日渐清晰,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目前,高新区完成贫困户发展蔬菜 136亩,各类水果 1121亩,中药材种植 54亩。在养殖业发展上,发展肉牛、奶牛 250头,羊 721只,生猪 1229头,家禽 9838只,中蜂 911箱,全区产业发展覆盖贫困户 2004户、 6116人。

授人以渔拔“穷根”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扶贫困户不仅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让贫困户有产业是基础,让他们学会经营产业、长远发展才是关键。

为此,高新区积极开展扶贫先扶智工作,加大农业产业培训和科技帮扶力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蔡宇良教授在八鱼镇樱桃基地,为果农详细讲解苗木品种选择、栽植、配方施肥等知识;3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在钓渭镇开展葡萄、猕猴桃种植以及生猪养殖培训;天王镇聘请农业技术养殖专家,对天盘公路中蜂养殖带上的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市林业系统 2名果树专家为天王镇杨家庄村村民讲解病虫害防治、提升果品质量等方面知识;农业方面的区级拔尖人才杨保卫来到田间地头,为贫困户进行樱桃、葡萄等经济作物种植方面的技术培训……今年以来,高新区先后邀请省、市技术专家开展畜牧养殖培训,葡萄、猕猴桃、花椒等田间管理培训,中蜂养殖培训等达 490人次,让贫困户受益匪浅。

高新区还通过转移就业、金融扶贫、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等方式,多措并举帮助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截至 6月底,高新区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561人;累计发放贴息贷款 22笔,合计 182万元;投资 110万元,设立教育助学金,发放各类资助金 98万多元,惠及 791人次;针对因病致贫人口,设立专项健康扶贫资金,出台《健康扶贫兜底救助实施方案》等。

采访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郝晋升表示,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拔寨阶段,高新区上下将同心协力,继续创新举措、精准施策,用心用智托起群众的致富梦。

新闻推荐

校企联姻奏响知识经济时代协奏曲—— 西安交通大学专家教授宝鸡企业行综述

本报记者魏薇近几年,宝鸡很多企业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或努力破局,或维持发展,或命悬一线,他们在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不断变换“泳姿”,期待渡过危机。越是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依靠高新技术帮助企业打翻身...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