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央视《乡土》栏目推介麟游血条面

宝鸡日报 2017-06-19 08:24 大字
本报讯6月 16日中午,央视《乡土》栏目播出了专题片《来一碗血条面》,推介一种特殊的风味小吃——麟游血条面。不少观众看后渴望去麟游县旅游,品尝一碗血条面,感受节目中一碗面条呈现的浓浓亲情、乡情。

这期节目时长 25分钟,以专题片的形式呈现。专题片中,央视记者采访了麟游县文管所专家、出售血条面的面馆经营者、外地游客、农村妇女等,通过农村过寿、家庭宴请、小吃店制作面条、农贸市场采购猪血等镜头,生动全面地展示了血条面制作工艺、历史渊源、人文情感,让人们对血条面有了直观的认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片中介绍,九成宫镇丰塬村村民张春芳是乡间制作血条面的好手。父亲宴请宾客那天,张春芳一大早就从农贸市场采购了新鲜的猪血,手工制作血条面,并为老人递上亲手制作的热腾腾的面条,以表达孝心。这段场景让观众感同身受,被张春芳的孝心和麟游人对血条面的情感所打动。

据了解,血条面在麟游历史悠久,其制作讲究、风味独特、口感绵软,耐饱。地道的血条面要用新鲜猪血或羊血,血经过加盐、搅拌、过滤等环节,再加入面粉中,经和面、擀面、蒸熟、调汤等环节手工制作,其汤汁和岐山臊子面类似。过去在麟游县,当地人只有在婚丧嫁娶时或逢年过节时,才能品尝到美味的血条面。如今,血条面已成为麟游县有代表性的风味小吃,为很多游客所喜爱。

本报记者过奕辰

新闻推荐

转变观念是脱贫之要甘 泉

时至今日仍然没能脱贫的群众,十有八九是观念方面存在问题,特别是山区贫困群众较为突出。俗话说,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山区群众由于与外界相对隔绝,思想观念较为封闭,搞产业、谋发展局限性很大。因此,在开...

麟游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麟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