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高考是只渡船

西安晚报 2017-05-28 04:51 大字

高考年代:1995~1996

姓名:豆宏庆

高中:凤翔县西街中学

录取院校:宝鸡文理学院

考后经历:现任澄城县职教中心副校长

“我参加过两次高考。第一次是1995年,全家人都眼巴巴地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大哥也读过高三,但成绩不理想,在预考时就被刷了下来。大哥不复读了,家里人便把省吃俭用的钱都花在我身上,希望我能成为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自己偏科厉害,任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成绩还是勉勉强强。”现为澄城县职教中心副校长的豆宏庆说,自己的高考之路并不顺利。

豆宏庆说,高考前一天,父亲骑自行车跑了50多里赶到县上,从汗津津的衣褂里摸出20元钱给他:“娃,这些天吃好些,好好考!”说完就又骑着车子回乡下去了。

7月末,成绩出来了,以12分之差落榜了。“那段日子是极其煎熬的。天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生怕别人问我。父亲看到说:‘娃,世间的事,就没有轻易成的。今年考不上,也不丢人,开学咱再上,我相信我娃能考上!\’”父亲的话让他的眼眶湿润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捱到了开学。豆宏庆又去凤翔县西街中学复读了。豆宏庆说,复读那年他几乎每天都五点多起床,晚上十一点多才睡。有时学校不供电,他就去校园的路灯下背书,或点着蜡烛在教室学,经常还让蜡烛烧焦头发。

一年光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又到了高考的日子。第二次参加高考,豆宏庆比上次更紧张,第一天晚上就失眠了。第二天一早,他打了一盆凉水,全身上下洗了个凉水澡,吃了碗豆花泡馍后直赴考场。又是煎熬的等待,终于等到揭榜的日子,豆宏庆的成绩比当年大专录取线高出8分,被宝鸡文理学院录取。豆宏庆说,虽说当时心里有些失落,但毕竟算是考上了。父母是欢喜的,他们不分本科大专,只认为已经端上了“铁饭碗”。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不大识字的父亲却是看了又看,用手摩挲着说,“好!好!我娃以后就是公家的人了。”

大专毕业后,豆宏庆被分到邻县一所职中当语文老师,一晃就是十九年。并在工作之余,撰写200多篇文学作品,成了当地有点小名气的作家。豆宏庆说,他感谢高考,是高考让一个乡村孩子的命运有了转折。也正是因为高考这只渡船,才让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孩子,放飞了自己的梦想。文/记者杨明图/采访对象提供

新闻推荐

■省政协提案委 “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 调研报道 宝鸡教改: 科技助力互联互通 “梦幻舞台”

□记者吴军礼当一名学生站起发言时,教室里的话筒、摄像头就会自动对准他,声音、画面不仅会传遍课堂,还会传至与之互联的教室,让课堂成了“演出舞台";当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他能同...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高考是只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