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了贫,咋样稳得住? 俺们马集人有话说

蚌埠日报 2020-07-21 07:58 大字

鲁辉正在鸡棚里忙着添加饲料。鲁辉展示刚刚在微信上收到的销售款。鲁辉与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刘同寿(左一)商讨今后的养殖计划。记者刘晨摄影报道

镜头一“随口说了句‘想养鸡就是缺钱’,刘书记就记了下来”

“瞧,这是刘书记刚刚转来的钱,县政务中心买了俺24只鸡、2只鹅,一共2460元,扶贫工作队真是帮忙找了不少销路!”7月10日,五河县申集镇马集村贫困户鲁辉掏出手机,激动地向记者展示。

今年50岁的鲁辉,由于母亲年迈有病,妻子智力残疾,导致他无法外出打工,家里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养殖,多年来收入一直没有明显增长。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驻村扶贫工作队当年就按照他家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了脱贫减负方案,并于2015年顺利脱了贫。

“脱了贫,可俺家的条件比周围的乡里乡亲还差不少。”鲁辉说,“记得是2017年,俺随口说了句‘想养鸡就是缺钱’,刘书记就记了下来,跑前跑后帮着申办小额贷款,后来还联系技术员上门指导,到现在,俺家已经有了1500多只鸡。”

由于今年情况特殊,鲁辉家的鸡销路成了问题,驻村扶贫工作队又帮助他联系了县税务局、科技局等单位,共计消费扶贫达到8912元。

被鲁辉亲切地称为“刘书记”的,是马集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刘同寿。他告诉记者,对于鲁辉的下一步发展,村里早有想法,“首先鸡棚要改造,另外,养殖还要上规模,再想想法子解决销路,这样,鲁辉稳定脱贫才有保障。”

新闻推荐

武桥镇: 认真做好夏季征兵

本报讯(陈果)五河县武桥镇武装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夯实夏季征兵工作基础,确保今年征兵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今...

五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