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持续发展,蚌埠市大部分地区土壤含水量不足 全市已抗旱补墒174.13万亩

蚌埠日报 2019-11-12 07:58 大字

本报讯(记者杨露露)持续晴好天气下,蚌埠市旱情进一步发展。农时不等人,季节不等人。连日来,各县区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广辟水源,抗旱保苗。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监测数据显示,全市大部分地区土壤含水量不足,仍有100多万亩农田墒情不足。截至目前,各地已抗旱补墒174.13万亩。

旱情在各县小麦主产区表现有所差异。五河县墒情不足面积为30.1万亩,占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的27%左右,其中重度不足面积为6万亩,主要分布在朱顶、小溪等乡镇灌溉条件较差的丘陵岗地,已抗旱补墒38万亩;固镇县墒情不足面积为10.15万亩,占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的9.58%左右,均达中度不足,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的王庄镇、新马桥镇,连城镇,已抗旱补墒90.13万亩;怀远县墒情不足面积为66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3.5%左右,其中中度不足面积为45万亩,主要分布在魏庄镇、大河湾、河溜镇西南方向、包集镇、陈集镇、褚集镇一线,全县已抗旱补墒46万亩。

气温偏高,又持续无雨,土壤失墒较快,给小麦出苗带来不利影响。农技专家分组实地察看显示,蚌埠市10月上旬雨前和雨后及时播种的小麦,部分田块已经开始分蘖,长势良好,而10月中下旬播种的大部分田块出苗不齐。“灌溉时应根据土壤干湿程度、土壤类型等情况进行喷灌或微喷灌,每亩可灌水20-40立方米,要确保浇匀、浇透。”为此,市土肥站相关负责人建议,10月上旬播种麦田,若出现墒情不足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应及时进行浇灌,防止造成减产;10月中下旬造墒播种的,出苗不匀、表墒不足、秸秆还田量较大的田块,要及时进行二次灌溉补墒,或对缺苗断垄区域单独进行补灌,促进小麦萌发出苗,力争苗齐苗壮。因墒情不足尚未播种田块,坚决克服靠天等雨思想,积极造墒播种,播种时应适当增大播量水稻田则需充分利用收获后的有利墒情,趁墒整地播种,做到收获一块播种一块;秸秆还田地块播种后要及时进行镇压,夯实土壤,防止出现种子悬空和吊根现象。

新闻推荐

五河县法院一审公开宣判16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 主犯因犯11项罪名领刑二十三年

本报讯(记者吴媛媛通讯员马秀秀)11月2日,五河县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郭某等16名被告人涉黑案件。被告人郭某犯...

五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五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