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第一陵明皇陵 □特约撰稿 李星涛 文/图

蚌埠日报 2019-11-04 08:46 大字

石像生皇陵碑明皇陵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的。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竣工。明皇陵石像生的雕刻具有朴质的美感和高超的技艺。皇陵碑文乃朱元璋亲自撰写,一改历代帝陵碑刻粉饰夸功、阿谀不实的鄙陋,是研究元末明初的珍贵史料。

匠心独运石像生

石像生是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生,又称“翁仲”。石像生以“是”为计量单位,立“是”多少标志着死者的身份。明代,凡是举行大典的时候,除文武百官及军事仪仗排列两侧,还将人工驯养的狮子、大象等动物装在笼里,放在御道两旁,以壮皇威。皇帝死后,需要相同的排场,所以就在陵前设置了石像生。

中国古代最早立石像生的是霍去病的墓。《史记?霍去病列传》载:“冢上有竖石,前有石马相对,又有石人。”唐宋时期的石像生中又增加了文臣武将、外国使臣、侍女等造像。后来的历代帝王在修建自己的陵墓时,也都沿用了石人石兽的列队装饰。

凤阳明皇陵“神道”全长257米,其两侧对称排列的石像生别具一格。首先,其数量多达32对,为历代帝王陵之冠,堪称一绝。其次,皇陵石像生的形制与艺术风格很独特,可以说是上继唐宋、下开明清。最后,华表的放置不同于唐宋诸陵,不列于石兽之前,而置于石兽与石人石马之间,这是一个特例。

凤阳明皇陵是明朝第一座帝王规模的陵墓,在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北而南依次排列的石刻有:石麒麟立像2对;石狮蹲像8对;石华表2对;马官、石马与控马者立像6对;石虎卧像4对(有一对看来是后补的);石羊卧像4对;文臣立像2对;武将立像2对;内侍立像2对。

石像生中有两对石麒麟,很是惹人注目。麒麟是中国古人创造出的一种虚幻动物,这种造型是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神兽身上,俗称“四不像”。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牛尾为一体。《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公、侯、驸马、伯以麒麟作为补服图案,故称一品麒麟。麒麟主太平,带来丰年、福禄、长寿与美好。玄学称麒麟是岁星散开而生成,故主祥瑞,含仁怀义。民间有传:“麒麟送子”。故有求子心切者,便按照男左女右的传说,偷偷从神道左边的麒麟左脚上刮下些许石灰,当神药以水服下,以至于让这只麒麟的左脚越来越细了。

明皇陵石像生群雕高大圆胖,体态生动工整,形象逼真,体表纹饰细腻,纹线条刚劲有力,人物服饰、动物尾毛线条柔中显刚,把一个个动物、人物雕刻得活灵活现。石像生均系整块石料琢成,质地坚硬,呈黑色,有红筋,皇陵石像生历经600余年,至今石人衣着、扣带、石兽毛发等纤细部分,仍如新刻,极为清晰。

明皇陵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曾经参照宋代帝陵而“稽古创制”。皇陵石像生群中的人物、动物的配置和相应的造型形式,都有仿制宋陵的情况,却取消了北宋帝陵设置的象与驯马人、瑞兽石屏、客使等,石像生的造型及排列循序也有相应的调整,反映了明初陵墓建筑体系草创时期继往开来的艺术探索取向。

明皇陵中石像生中配置石马和左右控马官各两对,就缘自宋代传统。不同的是北宋各陵石马和左右控马官均独立,马头低垂。马官都虔诚地拱手,一派静穆景象。而明皇陵却有一对马官和马雕刻成一体,马官一手叉腰,一手举辔,巧妙地构成了一副动态场景,显示出了人马之间对立统一的内在力量。这一匠心独用的艺术效果,打破了宋代那种相对刻板的沉闷气氛,使石像生的空间艺术形象和感受效果更生动有效。

明皇陵石像生的艺术风格带有强烈的装饰性,它吸收了唐陵石雕神态生动、气势雄伟的艺术风格,又结合了宋陵石雕造型表现手法的细腻写实,着力体现动物、人物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结构和肌肉质感的表现,造型朴实凝重、圆润丰满。注重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这些线条像绘画线条一样,经过高度推敲概括加工而成,整体艺术风格浑厚豪迈。其艺术构思和雕刻技巧与前朝历代相比都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进而在艺术表现方面更显自由,对体块变化高度敏感,通过大小体块的组合变化,创造出的那些形态各异、体态丰满的神兽、文武臣像,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也充满着生命的张力。

皇陵石像生每一件都有着它的寓意:狮子凶猛,吼声震天,群兽闻声,无不惊恐,是势力强大的象征;骏马善跑,以此炫耀皇帝统治疆域的广阔,可任意驰骋;文臣、武将是朝中文武百官的代表,象征皇帝拥有忠臣良将,善理国事,以此来显示皇朝的巩固……气势恢宏的石像生表现出新生王朝的朝气蓬勃和不可战胜的气势。

明皇陵石像生的狮子还走进了近代的凤阳狮子舞当中。凤阳狮子舞所用的狮头与别处迥然有异,乃是仿照凤阳皇陵的狮头形状扎成的,头部共有九个瘤子,十个红绒疙瘩。1953年2月,凤阳狮子舞应邀到华东地区民间歌舞汇演的大会上表演,博得全场喝彩。是年,又被选进京,出席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会后还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朱元璋亲撰皇陵碑

皇陵碑乃“大明皇陵之碑”的简称。位于皇陵神道南端西侧,洪武十一年七月建。

该碑由碑首、云盘、碑身、驼峰和鳌座五部分组成,通高6.87米。历经600余年,仍屹立原处。原有碑亭,久毁,柱础石尚在。

皇陵碑文是洪武十一年由朱元璋亲自撰写。它秉笔直书,历述家世实情与戎马生涯、建立明王朝的峥嵘历程,阐明昌运兴盛的道理。文字通俗易懂,感情真挚浓烈。碑文长达1105字,皇皇大著,堪称奇绝。

在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朱元璋能把自己的苦难身世,实事求是地毫无掩饰地撰写成文,并镌刻在石碑上,布告天下,留给后人,不仅是历史上的第一位,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清代孙家鼐曾撰写一联,概括了朱元璋的一生:“生于沛,学于泗,长于濠,凤阳昔钟天子气;始为僧,继为王,终为帝,龙兴今仰圣人容。”朱元璋借皇陵碑文,以写实的文字详细概括了自己的身世,字里行间情真意切。

其实,在朱元璋亲撰皇陵碑文前,已有大臣们为其撰写好了碑文,这在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即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便下诏为父母和兄嫂兴建皇陵,并以碑文记之。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记载:“至是之成,命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诣陵立碑。”“欲厚陵之微葬,卜者乃曰不可。”后延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命江阴侯吴良督工兴造皇堂。“先是命翰林侍讲学士危素撰文”,朱元璋指出其撰文“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就是说写的碑文都是吹捧不实之词,达不到教训子孙后代之目的和教导子孙明白治理国家昌盛的道理。“明昌运,俾世代见之”、“勒石铭於皇堂,世世承运而务德,必仿佛于殷商。泪笔以述难,谕嗣以托昌”。把为什么要亲自拟定,撰写的指导思想,明确地告诉了臣子和子孙后世,也告诉了今天的读者。

碑文开头75字表述撰写碑文的意图和指导思想,继之以358字记述其贫穷的家庭出身、卑微的身世和僧侣生活。文中叙道“俄尔天灾流行”,父母及兄相继而亡,无地安葬,幸亏邻居伊兄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之后好心的邻居汪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醴馨香”,随之当了和尚“出入僧房”。可“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飏”,朱元璋只好过起流浪生活,“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一浮云乎三载,年方二十而强”。

然后,以269字记述戎马生涯,即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军情况。碑文的中部,又以102字记述姊逝遗子寻见自己“外甥见舅如见娘”、孟嫂“携儿挈女皆从傍”的情景。其后记述东渡长江,占领建业(南京)。以此为根据地亲自挂帅,征战荆楚湖湘,直到云贵三苗之地和广东、广西沿海一带纳入版图,又遣大将东平吴、越、齐、鲁之地,西取伊、洛、崤、函,进而拿下元大都,于是“依金陵而定鼎”,在南京建立了明王朝。碑文叙事真切,感情动人,无一处吹嘘自已,把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的功勋,记叙在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结合上,这在中国历代帝陵碑文中,是绝无仅有的。

朱元璋撰写的《皇陵碑》,不仅今天仍有教育意义,而且碑文本身的文学艺术价值也相当高,是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品之一。如按现代诗排列,很像一首叙事纪实长诗。大部段落,为四字或五字一句,文笔流畅,言简意赅,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味,实属难得的帝王自述长赋。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称,皇陵碑“是篇皇皇大著,其气魄直足翻倒了一切记功夸赞的碑文。他以不文不白、似通非通的韵语,记载着他自己的故事,颇具浩浩荡荡的威势。”其情感和价值,全部来源于至真的文字。

守陵人的执着

朱元璋碑文中有言:“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礼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文中所提汪氏老母乃朱元璋恩人。朱元璋牢记汪氏功德,登基南京后,封汪氏为皇陵祠祭署总管,世代享受皇恩。

后,大明亡,汪氏后代缅怀皇恩,暗地精选中都和皇陵破砖瓦片,雕刻明朝大钱,从朱洪武跟小明王时铸造的“大義”钱开始,直到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榔的“永历”钱结束。凡明朝用过的年号,如“洪武通宝”“永乐通宝”“嘉靖通宝”“万历通宝”“顺治通宝”“崇祯通宝”等。包括南明只当了41天皇帝的,都刻了年号钱。这些年号钱文字规整,雕工细腻,文字就如真正的钱币一模一样,除了形体大小厚薄不一外,其余跟真钱无异。阳刻,边缘齐整;阴刻,深度一致,底部平整,从整个造形看,下刀位置准确,力度轻重适中,运刀娴熟自然。背面刻上“祠祭署”“孤村汪氏”等落款字样。砖瓦刻钱,足见汪氏家族对朱家的真情,实乃千古奇“祭”。

据报道,京沪高铁在修建过程中,为避让凤阳明皇陵,多花了2.3亿元,多建了近6公里的桥梁,多挖了285米隧道。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彰显了工程建设让位于文物保护的文明意识。文物是祖先们留下的遗产,它具有唯一性,破坏以后不可再生。保护好这些宝贵资源,是我们传承历史文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明皇陵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作者单位:五河县新集中学

新闻推荐

艾滋病防治讲座走进校园

本报讯(邓梅)为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青少年学生对艾滋病的正确认知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近日,五...

五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