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美丽乡村八岔村: 共建共享美丽新家园

蚌埠日报 2019-05-09 08:50 大字

走进省级美丽乡村五河县头铺镇八岔村,犹如进入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卷:绿树掩映,村舍整洁,一条条水泥路纵横交错,房前屋后,银杏、枇杷、香樟等苗木迎风招展,洋溢着生机与活力,也点缀着村民的美好生活。

5月8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村民马传宗家时,他正在打扫自家的院子。马传宗告诉记者,自从他签了人居环境整治农户“门前包保”协议书,每天门前屋后打扫一遍已经成了习惯。他还将散养的鸡鸭等家禽改为圈养,极力避免家禽粪便影响村容村貌。

“我们村现在的环境真是没的说,来过的人都夸好。”谈起村容村貌的改善,马传宗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说:“环境干净了,谁都不好意思再搞破坏、拖后腿了,咱可不能抹黑了美丽乡村的形象。”

一个个家庭的环境整洁,带来的是整个村子“颜值”的提升。

从马传宗家里出来,记者看到八岔村党员志愿者们正和村民一起对房前屋后进行清理。“先把这堆闲置的农具清理掉,那边的柴草,也要清除干净。”党员志愿者马丁星凤一边干活,一边吆喝着。自从村两委会决定在全村开展“五清一改”整治活动以来,党员志愿者们便向村民发起了维护人居环境的倡议。这段时间,类似的集中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全村的新常态。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室内像皇宫,室外脏乱差。”过去,因为环境卫生问题,八岔村村民还将“脏乱差”的现象编成了段子。现如今,随着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广而告之,越来越多的村民争当起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维护者。除了自觉进行家禽圈养,还纷纷参与到清除沟、塘、草堆、无功能建筑、杂物等的行动中来。

环境变美了,村庄变靓了,如何保持和提升成为村里的一件大事。“维持人居环境整洁必须攻克老百姓的固化观念。”八岔村党总支书记马传道坦言,农村很多柴草、秸秆、破旧的家具、闲置的农具,老百姓不舍得丢弃,卖了又不值钱,思想说服动员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留在本地的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一些力气活全指望一家一户自我清理,有一定的难度。

为此,八岔村结合实际情况,从改观念入手,将垃圾整治和畜禽粪污、村容村貌等结合起来,制定可量化、可操作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目前,该村不仅建设了垃圾中转池,修建300余个三级化粪池,畅通了全村下水管道,还将集中整治与日常保洁相结合,村居两委干部和党员带头入户整治重难点问题,让日常保洁持续有效运转。此外该村定期开展文明庭院的评选活动,引导鼓励村民整治自家院落。目前已评选出文明庭院二十余户。

环境美,精神爽。爱上晨跑的村民马传莱感慨道:“家在公园里,跳广场舞、晨晚练的村民也多了起来,大家的精神风貌积极向上,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健康。”

记者从五河县头铺镇人民政府了解到,为推动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像八岔村一样列入今年人居环境整治的行政村,该镇共有十个。截至目前,全镇签订门前环境三包协议6000余份,清理沟塘8420米、清理农业废弃物123吨、拆除废弃房屋455平方米,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新闻推荐

五河县: 打“伞”破“网” 强基固本 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本报记者 苗成韬

2018年以来,五河县按照中央和省、市统一部署,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为期三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到日常工作重要...

五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五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