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汲水器”想找试验基地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03-05 11:12 大字

■ 本报记者刘刚

2月26日,记者接到五河县交通局运管所退休干部刘国祥的一封信,他在信中反映:2013年3月他申请了农用自动汲水器专利,于当年10月获得专利书。这些年他一直在寻找合作推广该项技术的伙伴,但由于自己年事已高,没有办成。他希望本报牵线搭桥,帮他寻找合适的试验推广基地。

记者接到信件后,立即联系了刘国祥。他告诉记者,今年他已经83岁了。 “我 1965年至1983年在县水利局从事农业灌溉工作,所以喜欢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记者在刘国祥随信寄来的专利证书复印件中看到,该项专利是2013年10月2日授权,名称是农用自动汲水器,专利权限为十年。

“湿润的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但积水过多的土壤则会淹渍农作物。 ”刘国祥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研发农用自动汲水器的想法和原理:将塑料管、钢管或水泥管做成汲水器,内装吸水物质(海绵、吸水塑料或者吸水树脂),竖直埋在能够渗水的地下,其上端与地表留有一定距离,地下水经汲水管下端的小孔被吸水物质吸收,向上传导至汲水管的上端,经过上端的小孔渗入土壤,从而达到湿润土壤的目的,而当土壤水分达到饱和后,汲水器不再吸收地下水,保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我的专利拿到手都快六年了,但还没有找到种植户做试验。 ”刘国祥在电话里一再托记者帮忙寻找感兴趣的家庭农场或者合作社,他可以去当地进行试验推广,不收取费用。如果您感兴趣,可以和刘国祥联系,或者和记者联系。刘国祥的联系电话是18715248098。

新闻推荐

多方创收拔穷根

五河县新集镇马桥村贫困户朱绿堂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发挥内生动力,种地、养鸽、担任村里保洁员,一个人干着三样活,多...

五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五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