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为生命护航 做急救先锋

淮河晨刊 2019-02-26 11:34 大字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瑞进入蚌埠市紧急救援中心成为了一名急救医生,多年来的“120”工作经历让他充分理解了“时间就是生命”的真正含义。“每次看到危重病人康复出院,濒临死亡的病人转危为安,我都会有一种成就感,也是这种成就感让我爱上了这份工作。”陈瑞说。

采访中,陈瑞坦言,院前急救医生是一份特殊的、高风险的职业。在急救过程中,“单兵作战”是常态,120急救医生需要身兼数职,同时承担着医生、护士乃至协救员的所有职责,急救车约3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就是他们的办公室,在这里要独自面对各种复杂、危重的病情,合理的做出判断,给予准确的救治。尤其是长途转运危重病人,个人更是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2018年6月,五河县医院一名早产患儿要紧急转往南京儿童医院。陈瑞和同事到达现场后,发现患儿的情况非常危急,患儿刚被送上救护车放入保温箱的时候,就出现心跳停止、面色青紫。“心肺复苏,呼吸球囊通气,必须马上进行。”经过约5分钟的抢救,患儿情况趋于稳定,但仍要捏着球囊通气。为了维持患儿的生命,两个多小时的路程,陈瑞始终保持一种姿势不停得捏着球囊。当患儿安全送达南京儿童医院后,陈瑞这才发觉他的两个胳膊都已经失去了知觉,可是看到又挽救了一个小生命,陈瑞甩了甩手臂,不自觉地露出了微笑。像这样的抢救,经历了多少次?连他自己也说不清。

选择了“120”就意味着选择了辛劳和奉献。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总能见到陈瑞忙碌的身影。节假日是人们合家团聚的日子,可对于120院前急救人员来讲,是要时刻准备应对突发事件或执行重大医疗保障任务的时候。

2015年10月17日,宁洛高速蚌埠段197公里处发生多点车辆追尾事故并引发多起火灾,在家休息的陈瑞接到任务后和他的车组便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参加到抢救任务中。由于双向应急车道均被堵塞,加之聚集车辆延绵两三公里,先期到达的2台急救车又被困高速路上,陈瑞只好和他的车组人员一起扛着担架、背着药械,徒步穿梭在火海车流之中搜寻抢救伤员。就这么来来回回,争分夺秒,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下午2点多钟,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甚至连水都没喝上一口。陈瑞和他的同事们共出车16车次,现场救治56人,转运伤员29人。

2018年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在蚌埠市举办,此次比赛时间跨度长、保障任务重。刚申请公休的陈瑞知道后,毅然放弃休假返回工作岗位,并主动请缨参加到省运会医疗保障任务中。由于人员紧缺,陈瑞除执行保障任务外还要参加一线值班,上班有点、下班没点,而且随时需要加班。很多时候都是下了夜班,急忙返回中心清点补充急救药品和常规药品,再赶往保障地点执行任务。在各个赛事医疗保障现场受伤的运动员大多是外伤或骨折,尤其在足球、拳击、篮球等对抗性强的赛事中,运动员更易受伤。到省运会正式闭幕,陈瑞共参加保障43次,现场处置受伤运动员1135人,出色完成了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各项赛事现场和开闭幕式现场的医疗保障任务。

凭着对生命至上的执着,陈瑞在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急救战场,用最短的时间到达病人身边,用最娴熟的技术抢救生命,以医者的担当托举生命和希望。担任急救医生5年来,陈瑞共抢救转运伤病员6000余人次,其中长途危重病人200余人次,无医疗事故、零投诉,多次受到病人及家属的好评。2018年4月荣获“蚌埠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新集镇 服务村居退役军人

本报讯(张敬仁)五河县新集镇组织人员进村入户,积极有序地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和家庭悬挂光荣牌工作。该镇组织...

五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