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多举措提升居民健康幸福指数

蚌埠日报 2018-09-19 16:47 大字

本报讯(梁学龙)近年来,五河县通过推进大病保险、落实按病种付费、异地就医联网结报等举措,进一步完善全县居民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减轻参保患者的大额医疗负担,不断提升居民健康幸福指数。

积极推进大病保险工作。制定统筹补偿方案。五河县按照省卫计委新农合大病保险指导方案,结合运行实际,出台了《五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实施方案》,对参合农民在年内住院已享受新农合补偿后,自付医药费用超过1万元以上的部分按比例进行大病保险补偿,年度封顶20万元。确定国元农业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补偿业务,严格实行协议管理,强化监督,广泛宣传政策,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效率,保障政策落实。2017年以来共补偿16473人次,赔付支出2607.89万元,赔付率82.3%。同时,与大地保险公司单独就城镇居民医保签订二次报销的协议,将就医患者进入费用段的基本医疗费自付比例纳入报销范畴,普通居民按70%报销,封顶线15000元;在校学生按100%报销,封顶线45000元。2017年以来全县城镇居民医保二次报销人次为2235人,赔付金额为536.78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减轻了重大疾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严格落实按病种付费。五河县认真落实省卫计委病种付费试点文件精神,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完善按病种付费工作方案,进一步扩大了疾病病种和执行范围,按病种付费病种增加到了153种,执行范围包括全县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同时对省、市级医院按病种付费病种全部纳入管理,按照省市相关按病种付费文件,进行了下载和系统维护并认真执行。强化补偿材料的审核和付费管理,对于不按规定执行按病种付费的病例,所发生的补偿费用,新农合基金不予支付。全县按病种付费执行率县级56.8%,乡镇级69.5%。

做好异地就医联网结报。五河县积极推进新农合信息平台全国联网,完善异地就医信息系统建设、补偿政策和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推进省内异地就医结报,切实提高参合患者异地就医结报的便捷性、及时性。加快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结报工作,2017年底已实现新农合转诊住院患者跨省定点就医直接结报。目前,省外及时结报55人次,补偿277100.93元。

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五河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卫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管 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全省统一补偿方案和补偿政策。成立稽查组,开展省、市、县定点医疗机构合理收治住院病人情况稽查、住院病历评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格执行新农合病人转诊转院审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不合理转诊”,凡参合患者未按规定办理转诊审批手续住院费用补偿比例下调20个百分点,且不享受保底和大病补偿;严控县级公立医院“三费”上涨,对医疗机构“三费”超出的部分新农合基金不予支付。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农合定点村卫生室管理,对门诊统筹补偿实行总额预算管理,超出额度部分,一般诊疗费,新农合不予支付;完善“效益分享,风险均担”的县外新农合基金支出控制机制,按当年住院基金进行总额预算,县外住院基金超支实行各级定点医疗机构风险共担。通过改革县域医共体新农合支付方式,加快构建以县级医院为枢纽、县乡联合、乡村一体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及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严控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保证新农合基金安全。

新闻推荐

安徽省调查处置沱湖鱼蟹死亡事件

本报讯(记者夏胜为)9月7日,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就近日发生的沱湖鱼蟹死亡事件,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批示,省环保厅...

五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