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凝心聚力 砥砺前行 推动全市文广新旅工作迈上新台阶

蚌埠日报 2017-12-18 13:02 大字

2017年,全市文广新旅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厅、省局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预计将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艺术创作生产丰富活跃

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制定年度艺术创作计划,策划重大题材舞台艺术创作,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艺术工作者创作更多人民喜闻乐见、无愧于时代的优秀艺术作品。由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创作的舞剧《大禹》在国家大剧院成功演出,剧组全体演职人员受到文化部、中国文联主要领导亲切接见,并受邀参加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丝路文化贡献奖”。为喜迎党的十九大和献礼建军九十周年,由安徽省泗州戏剧院创作的大型现代泗州戏《哥哥莫要过河来》在蚌埠大剧院、安徽大剧院精彩上演,并入选2017“文化惠民消费季好戏大家看”展演剧目。现代泗州戏《绿皮火车》荣获第十五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花鼓灯舞蹈《淮河边的玩灯人》入围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终评。花鼓灯舞蹈《赶灯场·扭啊扭》夺取了2017“戴爱莲杯”全国舞蹈展演最高奖魅力之星奖。现代泗州戏《淮河的女人》入选“安徽省2017年度戏曲创作孵化计划项目”。选送4个节目参加2017年全省“六一”少儿文艺调演,其中2个节目荣获一等奖,另外2个节目荣获二等奖,获奖数量居全省第一。3件音乐类作品、4件舞蹈类作品进入第二届安徽省群星奖总决赛。此外,还创作了小品、泗州戏表演唱、舞蹈等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30余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不断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蚌埠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名单。大禹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PPP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市文化馆新馆二期剧场主体建设工程已完成施工招标,于11月进场施工。龙子湖区文化馆新馆、淮上区文化馆、淮上区图书馆正在进行内外部装修,预计年底前开放。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图书馆项目选址已确定,计划年内完成项目报批工作。建筑总面积约10440平方米的五河县博物馆已投入试运行。完成1乡镇、4个社区省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任务。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效卓著

2017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在蚌埠启动,谢广祥副省长出席启动仪式,肯定了蚌埠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提出了明确要求,期间举办了蚌埠市非遗项目展演、蚌埠市文化遗产图片展等活动,成功召开了“双墩遗址与淮河流域古代文明进程研讨会”,进一步达成蚌埠是中华早期文明重要起源地的学术共识。禹会村考古遗址公园、双墩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5家单位被市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市保单位,推荐6家市保单位申报第八批省保单位。全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全面完成。“博物馆进社区”“文博大讲堂”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推出博物馆大中型原创展览3个。加强非遗保护知识宣传普及,举办2017年全市非遗保护讲座,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15场。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发展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推选8家文化企业申报第六届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展蚌埠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工作,指导金黄山凹版印刷、香港贵联华东科技园、三联木艺等印刷企业创建省级印刷产业园。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旅游业发展大会精神,召开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成立市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设立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加大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力度,古民居博览园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50万元,大明园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50万元。突出规划引领,加快推进《蚌埠市全域旅游规划》及配套规划编制工作。强化项目支撑,谋划9个旅游精品景区项目、12个旅游新兴业态项目,主动为旅游项目落地、建设创优环境、搞好服务。

新闻推荐

小小古玉何以价值千万?

古玉近日,在淮河岸边的一座小城——安徽五河县,惊现神秘远古古玉。古玉高约32mm,长度约58mm,据专家估价,这件古玉价值上千万元。这不仅创造了玉器收藏价值的最好纪录,也为玉器的价值认识树立了一个新的...

五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